时间: 2025-05-02 12: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12
蔷薇开欲谢,峭寒渐少,轩槛俯晴沙。
先来愁未了,又听一声,新阕落渔家。
徘徊伫立,似玉笛三弄昭华。
春昼长暗怀谁写,戏墨乱翻鸦。
吁嗟。诗情犹念隽,酒兴偏豪,记南楼月下。
曾共乐沈烟绮席,烛影窗纱。
农香秀色知何处,甚忘却堤柳汀葭。
空惆怅,无人共采苹花。
蔷薇花快要凋谢了,寒冷的天气渐渐减少,我站在窗前俯瞰着晴朗的沙滩。
早先的忧愁仍未消去,又听到一声渔歌,新的曲调从渔家传出。
我徘徊伫立,仿佛听到玉笛轻声奏响。
春日漫长,却不知道谁来写下这份幽怨,墨迹在纸上随意翻飞,像是乌鸦在嬉戏。
唉,诗情依旧让人怀念,酒兴却愈加豪放,记得在南楼月下的时光。
曾经共同享乐于烟雾缭绕的华美席间,烛光映照在窗纱上。
田园的香气和美景究竟在何处,怎能忘却那堤岸的柳树和芦苇?
空惆怅,没人能一起去采那盛开的苹花。
萧允之,宋代诗人,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怀念。春天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而诗中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渡江云》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开篇描绘了蔷薇花即将凋谢的场景,映射出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在“先来愁未了”的句子中,诗人感叹尽管春光明媚,内心的忧愁却依然萦绕。随后的渔歌声仿佛唤起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与友人在月下共饮的画面则愈加突显了孤独感。
全诗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同时也渗透着对往昔欢乐的追忆和对当前孤寂的哀叹,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空惆怅,无人共采苹花”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友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哀叹,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中“春昼长暗怀谁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饮酒场景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