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1:01
原文展示:
思归 黄公度 〔宋代〕
醉眼乾坤大,归心日夜长。 风霜岁云暮,尘土鬓成苍。 俗物犹能在,危机只自防。 可无田种秫,三径未宜荒。
白话文翻译:
沉醉中感觉世界广阔,思乡之情日夜增长。 岁月将尽,风霜侵袭,尘土使鬓发苍白。 世俗之物仍能忍受,危机只能自我防范。 难道没有田地种植高粱,三条小径不应荒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3-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思归》反映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公度晚年,当时他已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回归田园,过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思归》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首联“醉眼乾坤大,归心日夜长”通过醉酒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归乡的渴望。颔联“风霜岁云暮,尘土鬓成苍”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颈联“俗物犹能在,危机只自防”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无奈和对危机的警惕。尾联“可无田种秫,三径未宜荒”则直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归隐之路不被荒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通过醉酒、风霜、尘土等意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醉眼乾坤大”中的“醉眼”比喻什么? A. 作者的超然态度 B. 作者的迷茫状态 C. 作者的醉酒状态 D. 作者的清醒状态
诗中“风霜岁云暮”中的“风霜”拟人化,象征什么? A. 岁月的侵蚀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欢乐 D. 社会的繁荣
诗中“可无田种秫,三径未宜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生活的向往 D. 对商业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