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汉槎谪戍宁古塔

《闻汉槎谪戍宁古塔》

时间: 2025-05-07 18:02:26

诗句

欲叩君门万里赊,惊闻远戍度龙沙。

文章只道金难铄,谣诼翻成玉有瑕。

减死蔡邕方出塞,哀时庾信未还家。

可怜交橐归来日,岂有明珠载一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2:26

原文展示:

闻汉槎谪戍宁古塔
作者:王摅 〔清代〕
欲叩君门万里赊,
惊闻远戍度龙沙。
文章只道金难铄,
谣诼翻成玉有瑕。
减死蔡邕方出塞,
哀时庾信未还家。
可怜交橐归来日,
岂有明珠载一车。


白话文翻译:

我想去敲响你的门,然而路途遥远,
惊闻你已被贬谪到遥远的龙沙。
古人文章只说金子难以熔铸,
流言蜚语却无情地将美玉描绘得有瑕疵。
蔡邕在出塞时已经死去,
而庾信在此时却还没有回到家。
可怜的是,交橐(盛物的袋子)归来的日子,
难道真能装满明珠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叩君门:敲击君主的门,意指向高官求见或请求帮助。
  • 万里赊:形容路途遥远,赊延的意思。
  • 龙沙:指的是龙沙(即今黑龙江一带),是远离故土的地方。
  • 金难铄:金子难以熔化,传达出文采和才华的稀有与珍贵。
  • 谣诼:流言蜚语,指的是无根据的传言。
  • 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指的是希望或美好的愿景。

典故解析:

  • 蔡邕:汉代著名的文人,因言辞激烈而被贬,后死于出塞途中。
  •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因身世悲惨而倍受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摅(1636-1714),字君谦,号惟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摅听闻友人贬谪的消息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时局的感慨,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忧患意识。


诗歌鉴赏:

《闻汉槎谪戍宁古塔》是清代诗人王摅的一首重要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诗的开头,诗人以“欲叩君门万里赊”开篇,展现了他想要探望友人却因距离遥远而无能为力的无奈。接着“惊闻远戍度龙沙”,则明确了友人被贬的消息,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金难铄”与“玉有瑕”,通过对比反映出士人的才华与现实的无情,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误解与忽视。借用蔡邕与庾信的典故,诗人进一步表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尤其是对庾信未归的哀痛,体现出士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可怜交橐归来日,岂有明珠载一车”,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惋惜与无奈,虽然期待友人的归来,却又明白现实的残酷。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摅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叩君门万里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想要见面的愿望,然而因距离遥远而无能为力。
  2. 惊闻远戍度龙沙:得知友人被贬谪到龙沙,带来惊讶与悲伤。
  3. 文章只道金难铄:古人诗文常说,有才之人如金,难以被磨灭。
  4. 谣诼翻成玉有瑕:流言蜚语使得优秀的名声受到损害。
  5. 减死蔡邕方出塞:提到蔡邕的死,暗示历史中的不幸与无奈。
  6. 哀时庾信未还家:庾信的未归,更加突显时局的悲惨。
  7. 可怜交橐归来日: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交橐象征着物质和希望。
  8. 岂有明珠载一车:现实的无情,暗示希望的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金与玉的比喻,象征才华和名声。
  • 对仗:如“金难铄”与“玉有瑕”,形成对照,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引用典故:用历史人物蔡邕与庾信的遭遇加深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士人在无情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门:象征权力与希望,代表着对高官的渴望。
  • 龙沙:代表遥远与贬谪,是对友人境遇的直接反映。
  • 金与玉:象征着才华与名声,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误解。
  • 交橐: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摅的本名是什么?

    • A. 王君谦
    • B. 王摅
    • C. 王明珠
    • D. 王信
  2. “金难铄”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才华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社会对人才的误解
    • D. 生活的艰难
  3. 诗中提到的“交橐”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希望
    • C. 友谊
    • D. 家庭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表达离别与友情的思考。
  • 《登高》(王勃):反映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对比:

  • 王摅《闻汉槎谪戍宁古塔》与李白《送友人》: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关心,但王摅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摅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答王簿正叔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三 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寄满子权 送曹杜赴试礼部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 吴学士席上作 纸鸢 题步君叙园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死与共 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吴越同舟 徽烈 弓字旁的字 霍乱 光亮 包含纬的成语 阿谀苟合 包字头的字 弯子 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罪恶深重 强弩末矢 包含鼎的成语 夫结尾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放任自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