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3:15
浪淘沙 夜舟听雪
作者: 薛时雨 〔清代〕
一夜响萧骚。玉碎珠跳。打篷声急浪花飘。
比似芭蕉窗外雨,分外魂消。孤客太无聊。
短鬓空搔。一灯明灭映船梢。
今夕杭州应有梦,隔住江潮。
整夜听到风声萧瑟,像玉石破碎、珠子跳动般的喧闹,打篷的声音急促,浪花四溅。
这情景就像窗外芭蕉叶上的雨,令人更加心神恍惚,孤独的旅人感到无聊。
短短的鬓发无处可搔,一盏灯光明灭,映照着船的船头。
今晚在杭州应该会有美梦,只是被江潮隔绝了。
作者介绍:薛时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风格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致与人情感受。其诗常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作者在舟上度过孤寂夜晚时,正值冬季,夜间下雪,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本诗通过描绘夜晚船上的听雪情景,传达出诗人孤独无聊的内心感受。开篇“响萧骚”便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听到的风声让人感到不安,随之而来的“玉碎珠跳”则暗示着外界事物的喧闹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船上独自面对飘荡的浪花,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比似芭蕉窗外雨,分外魂消”一句,借助窗外的雨声,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雨声的细腻与心灵的空虚相互印证。而“孤客太无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短鬓空搔则暗示了他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与沧桑。
最后两句“今夕杭州应有梦,隔住江潮”很有诗意,杭州作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即使身处孤舟,诗人仍对美梦充满向往,然而“隔住江潮”又将梦与现实隔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反映,让人感同身受,令人思考孤独与渴望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及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夜响萧骚”中的“萧”指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人声
D. 兽声
诗中提到的“孤客”是指什么?
A. 旅人
B. 渔夫
C. 商人
D. 学者
“今夕杭州应有梦”的“梦”象征什么?
A. 美好愿望
B. 现实生活
C. 亲人
D. 过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