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55
雨打上元灯。无处邀朋。何如窗下且瞢腾。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歌舞有人曾。倦与争能。越罗裁服换吴绫。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这场雨打在元宵的灯笼上,让我无处邀朋好友。不如在窗下无所事事地发呆。随便回忆起当年在夜市上,牙旗飘扬的情景,还有铁马踏春的冰雪。曾经有过歌舞的热闹,如今却感到疲倦,争夺也无能为力。便把越国的绫罗衣服换成了吴国的绫绸。人们都说先生已经隐退于世,戴着乌帽,披着乌藤的衣袍。
凌云翰,元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元宵节之际,恰逢雨天,诗人感受到节日的孤寂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引发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回忆的词作。全诗以元宵节的雨景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在欢庆节日时的孤独与对往昔热闹生活的追忆。开头的“雨打上元灯”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却因雨的突袭而显得冷清,诗人无处邀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随后,诗人选择在窗下闲坐,发呆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一句,既是对往日热闹的怀念,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牙旗和夜市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然而“倦与争能”则强调了对生活的疲惫感,暗示着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厌倦。
最后的部分,诗人提到“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这不仅是对隐退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通过对比华丽的衣服与隐退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感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
“雨打上元灯”中的“元灯”指的是什么节日?
诗中提到的“牙旗”象征着什么?
诗人选择在窗下发呆,反映出他的什么情感?
《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 vs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而凌云翰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