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15
公无渡河,公未渡河。
交交黄鸟,集于毕罗。
瞿瞿良士,若何道蹉。
静言思之,僭人实多。
公无渡河,公已渡河。
一月十曀,视天昏瘥。
将伐枚条,视斧断柯。
静言思之,贪人实多。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我望岐周,亦孔之讹。
瓶罄罍耻,歌斯蓼莪。
静言思之,暴人实多。
艳妻方煽,习风弥国。
衡门栖迟,能不处默。
悠哉悠哉,天其悯哀。
定何为期,胡然我思之。
你不要渡河,我还未渡河。
黄鸟在空中交鸣,聚集在毕罗的地方。
正直的士人,何以如此迷惑。
静心思索,果然有许多僭越之人。
你不要渡河,我已经渡过河。
一个月十天,望天昏暗无光。
准备砍伐树木,看看斧头断了树枝。
静心思索,贪婪之人实在太多。
你不要渡河,我已经走过河。
我望向岐周,确实是误传。
瓶子空了,罍子羞耻,唱着这首《蓼莪》。
静心思索,暴戾之人实在太多。
妩媚的妻子正挑逗,风气弥漫全国。
衡门前栖息,难道不应保持沉默?
悠哉悠哉,天啊,你对我何其怜悯。
究竟何时是个头,我为何如此沉思。
伯昏子,现代诗人,擅长用古典形式表达现代主题。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对人性、社会道德的思考,风格独特,兼具古典气息和现代意识。
《公无渡河四章》创作于当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人性、权力欲望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渡河”的意象,探讨人生选择与道德困境,表露了对社会现象的担忧与反思。
《公无渡河四章》以“渡河”为线索,四章交替出现,构建了一种循环与重复的意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出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黄鸟的鸣叫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诗人在每一章中都提到的“静言思之”则体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态度。诗的核心主题围绕着“人”的贪婪与暴戾,说明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触犯道德底线。
诗人通过反复的宣告“公无渡河”,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批评。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的情感愈加沉重,最后以“悠哉悠哉,天其悯哀”结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全诗在结构上极具张力,情感上也显得更为深刻,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渡河”这一意象,探讨了人生决策的艰难和人性中的贪婪与暴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切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公无渡河”的含义是什么?
A. 不要做选择
B. 已经做出选择
C. 渡河是好的选择
D. 渡河是坏的选择
诗中提到的“黄鸟”象征什么?
A. 暴力
B. 自由与希望
C. 贪婪
D. 疲惫
诗中反复提及“静言思之”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
B. 反思与自省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1.A 2.B 3.B
《公无渡河四章》与《静夜思》都涉及到个人内心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社会现象的批判,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传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人视角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