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22
公无渡河,河水深兮不见泥。
公身非水犀,乌风黑浪欲何济?
公不能济,横帆在河西。
青头少妇泣血啼,有年不死将谁齐?
公死河灵伯,妾死河灵妻。
不要渡过河,河水深得看不见泥土。
你身上没有水中犀牛的力量,
狂风黑浪又能帮助你什么呢?
你无法渡过河,只有孤帆在河的西边。
那青头少妇泪流满面,痛哭流涕,
若是再过一年不死,谁能与我相伴?
你死了变成河灵的丈夫,我也死了成为河灵的妻子。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质朴和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作写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艰难,诗人以渡河为象征,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生死时的无奈与悲伤。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无奈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借以表达对生死的思考与对人生困境的无力感。开头两句“公无渡河,河水深兮不见泥”,直接点明了渡河的危险,给人一种深沉的压迫感。接着,“公身非水犀,乌风黑浪欲何济?”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身处逆境者的同情与无助。最后几句,青头少妇的悲泣,则是对爱情与生命的无尽惋惜,表现了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感悟,体现了人在面临重大困境时的孤独与绝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情感的深度。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绘,更有对人情的深切关怀,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河流的描绘和青头少妇的悲泣,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思考,探讨了生死与爱情的主题,展现出一种悲剧性的美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头少妇”是指什么?
A. 一位年轻的妻子
B. 一位老奶奶
C. 一位母亲
诗中“乌风黑浪”用来形容什么?
A. 优美的自然
B. 恶劣的天气
C. 宁静的湖泊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友情
B. 生死与爱情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维桢的《公无渡河》更显得沉重与哀伤,前者强调的是豪情壮志,而后者则是对命运的深刻反思与无奈的接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