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35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公死,公乎柰何。
席其床兮黍其畴,
公乎胡为而溺流。
大呼呼公公不留,
心摧肠断弹箜篌。
嘈嘈招不起,贤兄小姑哭无已。
妾身愿作精卫禽,
衔石西山塞河水。
请不要渡河,然而你却偏要渡河。
渡河之后你却死了,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我在床上席子上,田地里种着黍米,
你为何要如此轻率地溺水而亡?
我痛苦地呼喊,你怎么能不留下来?
我心如刀绞,弹奏着箜篌,悲伤无比。
悲声连连,贤兄与小姑哭泣不已。
我愿化作精卫鸟,
衔着石头填塞这条河流。
陈寿是明代的诗人,以诗歌、散文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与对逝去的无尽哀痛。
《公无渡河》是陈寿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公”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助。开头的重复设置了强烈的情感基调,诗人对“公”渡河的担忧,似乎预示着悲剧的发生。在第二联中,诗人直接面临失去的痛苦,充满了对逝者的追问和无奈。通过描绘床上席子和田地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失去的珍惜。
诗中“心摧肠断”的描绘,生动而直接地传达了失去亲人后的心痛。而“妾身愿作精卫禽,衔石西山塞河水”更是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失去的愤懑,表现出一种无法再见的深切哀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充满了悲痛与不甘,既有对逝者的缅怀,又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亲人逝去的无奈和深切的怀念,表现了情感的脆弱和人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公无渡河”的意思是什么?
“妾身愿作精卫禽”中精卫鸟的象征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公无渡河》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