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时间: 2025-05-10 10:37:18

诗句

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

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

剖符從锁闼,持节上轺车。

左顾金龟印,前驱书隼旟。

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

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

齐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

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

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

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7:18

诗词名称: 史馆凌职方知广州

作者: 杨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
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
剖符從锁闼,持节上轺车。
左顾金龟印,前驱书隼旟。
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
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
齐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
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
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
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


白话文翻译:

在番禺任职的重任,刚刚在汉朝的殿堂上受恩赐。
宿于华省的郎官,名山太史所书。
剖析符文从锁闼而出,持着节令上轿车。
左边看着金龟印,前边是书写着的隼旗。
自古以来的百粤之地,曾经督导了九年的储备。
衣着花卉的服装要荒野之外,棠树的阴影里留下了恩惠的余韵。
整齐的装束是天子所赐,封住了部落的岛屿和夷人居住。
发布文书招引溪洞,壶中清浆安慰乡里。
国风如今已变,民众的疾苦应当去除。
江海之思是否归去,蓬山上有我的直庐。


注释:

  • 番禺:今广州市,古时为南海郡。
  • 汉殿:指汉朝的皇宫,象征受封的荣耀。
  • 华省:古时华南地区,指的是今广东一带。
  • 太史: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此处意指有学识的人。
  • 百粤地:泛指广东地区。
  • 卉服:指华丽的衣服。
  • 羽檄:古代的信件,指命令。
  • 民瘼:指人民的疾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1055年-1135年),字子华,号北海,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史馆凌职方知广州》创作于杨亿任职广州的时期,表现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不仅描绘了地方官员的工作与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杨亿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他在广州任职期间的感受与思索。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他初到广州时的环境与气氛,表现出身为官员的责任与荣耀。开头的“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既是对自己地位的自豪感,也暗示着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随着诗意的推进,杨亿逐渐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现实。他提到“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说明他对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韵律,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是一首极具人文关怀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
    描述了在番禺任职的重要性,刚刚受皇恩的喜悦。

  2. 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
    提及在华省的官员居住,表达知识与文化的交融。

  3. 剖符從锁闼,持节上轺车。
    形象化地展现了持节出行的官员形象。

  4. 左顾金龟印,前驱书隼旟。
    描绘了官员的权威象征,象征着地位与责任。

  5. 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
    提及自己在广东多年的治理经验,深刻理解地方民情。

  6. 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
    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珍视与关怀。

  7. 齐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
    体现政治上的权力与责任,显示对各民族的包容。

  8. 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
    传达传播政令与关心民生的双重责任感。

  9. 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
    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忧虑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10. 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带有个人情感的抒发。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前后对应,增强了韵律美。
  • 比喻:如“金龟印”与“书隼旟”,形象地表达了官员的身份与权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责任、关怀与归属感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龟印:象征权力与地位。
  • 书隼旟:象征信使与命令。
  • 卉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棠阴:象征庇护与恩惠。

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亿的《史馆凌职方知广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历史的反思
  2. 诗中提到的“金龟印”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学识
    • D. 自然
  3. 诗的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哀伤
    • B. 自豪
    • C. 失落
    •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亿的《史馆凌职方知广州》更侧重于地方治理与民生问题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都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但视角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杨亿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食荠糁 刘伯寿秘校 闻苏先生除校书郎喜而为诗并招王子中 将赴上庠偶成 晨起二首 其一 晚春初夏八首 自乾明移居柯山何氏第令秬秸先葺所居 次韵智叔三首 冬怀三首 其二 窥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闻声相思 脚注 南户窥郎 两言可决 包含扳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枝枝节节 心安神定 包含怒的词语有哪些 海蛤 耳字旁的字 休殆 柜房 开路先锋 幺字旁的字 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