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36
闲宵望月
作者: 李沇 〔唐代〕
卷箔舒红茵,当轩玩明月。
懿哉深夜中,静听歌初发。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
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
行愁景候变,坐恐流芳歇。
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
在幽静的夜晚,卷起帷幕,铺开红色的绣垫,坐在窗前欣赏明亮的月光。
深夜如此美好,静静地听到歌声初起。
青苔沾湿了殿堂的华丽,竹影映照着洁白的月光。
轻轻摇动扇子,清风徐来,弹琴的声音如同飞舞的白雪。
行愁随着景色的变化而生,坐着时又害怕美好的时光会流逝。
桂花的影子仍然散发着余光,兰花的灯光任凭熄灭。
作者介绍:
李沇,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借月光与音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闲宵望月》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宁静、优雅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卷箔舒红茵”中,诗人首先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环境,准备享受这份宁静的时光。接着,通过“静听歌初发”,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歌声的动人,仿佛一切都在此刻凝聚。
“苔含殿华湿,竹影蟾光洁”一句,以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苔藓的湿润与竹影的清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月夜图画。诗人通过“转扇来清风,援琴飞白雪”展示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清风与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然而,诗人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行愁景候变,坐恐流芳歇”,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叹。最后一句“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则点出了即便一切都在变,但那份宁静与美好依然存在,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悟,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思考与感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卷箔舒红茵”意指什么?
“懿哉深夜中”中的“懿”字有何含义?
“桂影有馀光,兰灯任将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