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6:18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
作者:李白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歧。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在你家全盛的日子里,台鼎的盛况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曾经斩杀鳌龙与娲皇,炼石补天的壮举。
日月曾多次眷顾我,三次入凤凰池。
如今失势在青门旁,何时能再种瓜得瓜?
依然能与众多宾客相会,三千条光路交错。
皇恩已然雪去了我的愤懑,松柏因而更显荣滋。
我并非东床之人,让我的姐姐受了委屈。
我在世间漂泊,空有名声震京城。
正好遭遇云罗解脱,反而被贬到夜郎悲哀。
我拙劣的妻子和莫邪剑,还有这两条龙随我而去。
惭愧于你在湍流中苦苦挣扎,千里之外我追随你。
白帝城里晓猿断声,黄牛过客迟迟不前。
遥望明月峡,向西而去的路更让我思念。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个性洒脱,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夜郎时,表达了他对失势的惋惜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眷恋。开头通过描绘对方家族的繁荣,映衬出自己的失落,形成强烈对比。诗中提到的“斩鳌翼娲皇”和“炼石补天维”则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辉煌与成就,显示了他对自己过往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种瓜自喻,表达了失去权势后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提到“三千光路歧”,既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思,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感叹。“我非东床人”一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地位,其实是对自己不被重视的自嘲。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特别是“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一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他孤独漂泊的心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失落与孤独的描绘,反映了李白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美好往事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青门”指的是?
A. 他的家乡
B. 失势后的地方
C. 朋友的住所
诗中提到的“鳌翼娲皇”象征着?
A. 友谊
B. 辉煌成就
C. 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诗歌更显洒脱,而杜甫则显得更加沉重,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个性和生活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