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钟离春

《钟离春》

时间: 2025-05-01 17:06:02

诗句

钟离春,臼头深目凹鼻唇,皮肤若烟面如尘。

手有五色之綵线,为君补衮成天文。

渐台之君荒且忮,明朝夷台作平地。

太子择日正储位,钟离在宫齐国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6:02

原文展示:

钟离春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钟离春,臼头深目凹鼻唇,皮肤若烟面如尘。
手有五色之綵线,为君补衮成天文。
渐台之君荒且忮,明朝夷台作平地。
太子择日正储位,钟离在宫齐国治。

白话文翻译:

整体翻译:
钟离春,长得面容深凹,皮肤如烟、面似尘土。
手中拿着五色彩线,为你补绣御服,绘制天文。
渐台的君主荒废且贪婪,明朝夷台将变成平地。
太子正在选择日子继承王位,而钟离在宫中治理齐国。

注释:

  • 钟离春:指传说中的钟离春,通常被视为一位能人异士。
  • 臼头深目:形容其面部特征,"臼头"意为头部凹陷。
  • 烟面若尘:形容皮肤细腻、苍白,像烟雾和尘土。
  • 五色之綵线:指五种颜色的彩线,象征着美丽和祥和。
  • 补衮:指缝补衣服,衮是古代帝王的服装。
  • 渐台:古代的台名,可能指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点。
  • 夷台:也是一个地名,暗示将来可能的变化。
  • 太子:皇太子的称谓,代表着未来的继承者。

典故解析:

  • 钟离春: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有才能的人,特别是道教文化中的人物。
  • :指帝王的服装,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中提及的“补衮”暗示着对权力的扶持和帮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时中,号退之,晚号云间居士。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权力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钟离春的形象,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希冀。

诗歌鉴赏:

这首《钟离春》通过刻画钟离春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钟离春的外貌特征,既有古代神话的色彩,又体现了人们对贤才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补衮成天文”,不仅是对现实政治的关怀,更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的荒废和贪婪使得国家面临危机,诗人通过对太子的提及,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整首诗在描绘人物形象的同时,反映了政治与社会的复杂交错,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开篇直接描绘了钟离春的外貌,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第二句:通过“补衮成天文”,隐喻钟离春不仅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也是理想的治理者。
  • 第三句: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渐台的君主荒废政务,暗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第四句:提到太子,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但同时也折射出权力继承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皮肤比作烟和尘,形象而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以及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同时传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离春:象征着理想的人才与治理者。
  • 五色之綵线:象征着美好与和谐。
  • 太子:象征着未来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钟离春的外貌特征是怎样的?
    A. 头大眼小
    B. 臼头深目,凹鼻唇
    C. 皮肤黑黝
    D. 面目如童

  2. “补衮成天文”中的“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古代帝王的服装
    C. 书籍
    D. 兵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涉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李清照的词作:表现女性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杨维桢的《钟离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直接描绘,而杨维桢则通过钟离春的形象传达对理想治理的渴望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春游 鹧鸪天 水仙词 鹧鸪天 鹧鸪天 雪樵过访,赋此以赠 鹧鸪天 次韵和尹默偶成 鹧鸪天 饯丛碧丈 丙辰中秋闻震警 鹧鸪天 其六 鬻画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纵即逝 春归人老 顾景惭形 傲不可长 折文旁的字 日永 乚字旁的字 钳口侧目 高字旁的字 神劳形瘁 雨字头的字 严严 寝馈难安 反文旁的字 屈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