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6:40
万乘西都去,千门正位虚。
凿龙横碧落,提象出华胥。
望幸宫嫔老,迎春海燕初。
保厘才半仗,容卫尽空庐。
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
散郎无所属,聊事穆清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都(长安)的向往与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落和无奈。诗人提到,万乘之国的皇帝已经离去,千门大院的权位也显得空虚。龙舟在蓝天上滑行,神话中的象征物从华胥出发。诗人期望着宫中老妃的恩宠,春日的海燕初次飞来。保守的职权只能维持一半,空荡荡的府邸让人感到孤独。自创的词句难以与经典相比,画作也不如人意。最终,诗人感到失去了归属,只能在清静的居所静思。
窦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政治、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与士人失落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都的景象,反映了对繁华盛世的向往及对现状的失望,表达了对孤独和无归属感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政治权力的复杂情感。开头的“万乘西都去,千门正位虚”,直接点出权力的流失和虚无,令人感受到一种失落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凿龙横碧落,提象出华胥”两个意象,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海燕在春天的象征意义下,虽带来了一丝生气,但却也反衬出“保厘才半仗”的无奈,显示诗人在官场中难以施展的局限。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而层次分明。诗人用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散郎无所属,聊事穆清居”一语,既为结尾的回归,也为内心的宁静提供了一种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最终妥协。
整首诗通过对权力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孤独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思考。
“万乘西都去”中“万乘”指什么?
A. 万个车队
B. 代表权力的君主
C. 万个士兵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海燕”代表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希望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B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