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8:14
送邵不疑谪邵武
作者:梅尧臣
不嗟迁谪远,所惜去非迟。
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
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
江上多新酿,肯帘亚竹篱。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邵不疑被贬谪到邵武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虽然迁谪远离,但不必为此叹息,真正让人惋惜的是离别的时机太快。国家的法律从来没有那么严厉,而君主的恩惠也依旧温厚。飞鸿因为急于赶路而遭遇了雨,寒冷的叶子还未遭霜冻就已经面临危险。江边的酒新酿成了,是否能够在竹篱下共饮呢?
“飞鸿因雨急”中的“飞鸿”常用来比喻远行或思念的朋友,这里暗示了朋友因环境变化而急于离去的情感。诗中无不体现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千亩,号白华,宋代诗人,与王安石、欧阳修齐名,主张诗应反映现实生活,重视用词的准确和意境的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的朋友邵不疑被贬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宽慰,也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影响。
《送邵不疑谪邵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透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开头两句“不嗟迁谪远,所惜去非迟”,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虽然身处逆境,但诗人并不以此为悲。接下来的“国法何尝重,君恩亦已慈”,则是对邵不疑遭贬的宽慰,强调国家法律的不可避免与君主恩惠的珍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无私的理解与支持。
第三联“飞鸿因雨急,寒叶未霜危”通过自然景象传达离别的紧迫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两句“江上多新酿,肯帘亚竹篱”则是对未来的期许,期待在乡村的竹篱边能够再次相聚,分享美酒,展现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迁谪”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飞鸿因雨急”中的“飞鸿”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