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时间: 2025-05-07 22:59:50

诗句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凄绝府中僚。

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

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0

原文展示: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凄绝府中僚。
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
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

白话文翻译:

溪水远去,船桨摇曳,一望无际;
在这凄凉的地方,任我追忆府中的同僚。
已经像雁和鸭一样依恋于这清浅的水面,
共同欣赏那鸾鸟在辽阔的天空飞翔。
离岸无尽地缠绕着细柳,
回舟时不忍心经过那座新桥。
醉酒之后,万事都能引发感慨,
谁说愁肠在酒中就能轻易消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樯危:樯,船桅;危,摇晃不稳,形容船在水面上的状态。
  • 府中僚:府,是指官府;僚,指同事或朋友。
  • 雁鹜:雁和鸭,水鸟,象征离别和相聚。
  • 泬寥:泬,深广的样子;寥,空旷的样子,形容天空宽广。
  • 细柳:细长的柳树,象征柔情和依依不舍。
  • 新桥:新修的桥,代表新的开始或回忆。

典故解析:

  • 鸾皇:传说中的鸟,象征美好和高雅。
  • 雁鹜依清浅:借用雁和鹜的形象来表达离别后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观映照个人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依韵和武平别后见寄》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与离别时的惆怅。开篇以“溪远樯危”引入,描绘了船行于远岸、危摇的情景,暗示着离别的心情。紧接着提及“府中僚”,不仅指代了友人,更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已同雁鹜依清浅”中,通过自然界的生灵,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依恋与共鸣。鸾鸟在广阔天空中的飞翔,象征着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细柳回舟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柳树的柔软与离愁交织,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意象。

最后两句“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情绪。醉酒后的一切都能引起感慨,似乎在说即便面对愁苦,酒也不能轻易消散心中的愁肠。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展现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远樯危一望遥:描绘了远方溪水与摇晃的船桅,传达离别的孤寂感。
  2. 此焉凄绝府中僚:表达了对府中同僚的怀念与思念之情。
  3. 已同雁鹜依清浅:用雁和鸭的形象比喻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4. 共看鸾皇上泬寥:共同欣赏高空的美丽,表现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5. 别岸无端萦细柳:离岸的细柳缠绕,象征着依依不舍的情感。
  6. 回舟不忍过新桥:不忍心经过新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7. 醉来事事能生感:醉酒后,万事都能引起感慨,表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8. 谁道愁肠酒易销:质疑酒能否消散愁苦,反映出对心情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雁和鹜比作朋友,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 拟人:细柳萦绕,表现出自然界的柔情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友情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同僚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思念。
  • 船桅:代表离别的艰难与不安。
  • 雁鹜:象征着友情与依恋。
  • 鸾皇:代表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细柳:传达柔情与依依不舍的情感。
  • 新桥:象征新的开始与对旧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雁鹜”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自由与孤独
    C. 美好与理想
    D. 友情与温暖

  2.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 A. 回舟不忍过新桥
    B. 醉来事事能生感
    C. 此焉凄绝府中僚
    D. 已同雁鹜依清浅

  3. “醉来事事能生感”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奈与失望
    B. 快乐与满足
    C. 愁苦与感慨
    D. 期待与向往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依韵和武平别后见寄》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均涉及到离别的主题,但梅尧臣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和洒脱。梅尧臣的细腻描绘与李白的豪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 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 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 奉答吴殿丞见赠 奉答宋中道服除还朝示亲友 奉答对俞寄鸭脚实见贻 奉酬南陵三君别后见寄 奉酬君俞席上偶成 奉酬君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粗荦 发屋求狸 露筋 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茶禁 用字旁的字 帝国主义 車字旁的字 九儒十丐 行师动众 蜂屯蚁杂 弓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蓬户桑枢 屡戒不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