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腰轻 其四 观邢郎演剧

《柳腰轻 其四 观邢郎演剧》

时间: 2025-05-02 14:30:15

诗句

溶溶三五春宵宴。

银烛照,红牙按。

紫云筵上,袁绹台畔。

不数当年奇艳。

奏新声、几度杯停,趁东风、一枝花颤。

信是吴侬妙选。

问尹邢、美名谁擅。

亸肩扬袖,浅颦低笑,省识芙蓉如面。

座中有、子野情多,每肠回、舞裙歌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15

原文展示:

溶溶三五春宵宴。银烛照,红牙按。
紫云筵上,袁绹台畔。不数当年奇艳。
奏新声几度杯停,趁东风一枝花颤。
信是吴侬妙选。问尹邢美名谁擅。
亸肩扬袖,浅颦低笑,省识芙蓉如面。
座中有子野情多,每肠回舞裙歌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宴会场景,银烛辉映,红牙筷轻声敲击,紫色的云彩笼罩着宴席,袁绹的台子上,似乎不再记得往日的繁华。几次奏乐,酒杯却停下来,趁着东风,一枝花摇曳着,似乎是吴侬的绝佳选曲。问到尹、邢这两位的美名,谁更为出色呢?她们轻扬着肩袖,浅笑低眉,宛如芙蓉般的娇嫩。座中有许多情思野逸之人,纷纷陶醉在舞裙与歌扇的旋律中。

注释:

  • 溶溶:形容明亮、柔和的样子,常用来形容灯光、月光等。
  • 银烛:指蜡烛,银色的光辉,常代表宴会的气氛。
  • 袁绹:可能指的是一种曲调或舞台。
  • 奇艳:指的是往日的美丽、华丽。
  • 吴侬:指江南地区的女子,通常代表柔美、婉约的风格。
  • 亸肩扬袖:形容舞者的优雅姿态。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丽清丽的女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音乐、舞蹈的元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夜宴会上,描绘了欢快的宴会场景,可能是作者在一次文人雅集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夜宴会的美丽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动情感。开篇的“溶溶三五春宵宴”便给人以温柔的春夜气息,伴随着银烛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在宴席中提到的“紫云筵”和“袁绹台”,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导读者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新声几度杯停”的细节,表现出宴会的欢快,以及音乐与饮酒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尤其是“趁东风一枝花颤”,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象征着人们心中那份柔软的情感。

“问尹邢美名谁擅”,这一句则引入了对美的追寻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细腻观察。最后的“每肠回舞裙歌扇”,则将宴会的欢愉气氛推向了高潮,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生动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使人不仅感受到宴会的热闹,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与柔情,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溶溶三五春宵宴:描绘春夜宴会的温暖情景。
  2. 银烛照,红牙按:描写烛光和筷子的声音,增强现场感。
  3. 紫云筵上,袁绹台畔:展现宴席的高雅,提到特定的场所。
  4. 不数当年奇艳:回忆往昔的美丽,带有一丝惆怅。
  5. 奏新声几度杯停:音乐的频繁与饮酒的相互交融。
  6. 趁东风一枝花颤:春风的温暖与花的摇曳,象征生命的活力。
  7. 信是吴侬妙选:表达对江南女子的赞美。
  8. 问尹邢美名谁擅:引入对美的讨论,增加互动性。
  9. 亸肩扬袖,浅颦低笑:描绘女子的优雅姿态。
  10. 座中有子野情多:宴会中人们的欢愉与情感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省识芙蓉如面”,将女性的美丽比作荷花,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趁东风一枝花颤”,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和人性情感的赞美,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春夜宴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宵:象征美好、温暖的夜晚,通常与欢聚相关。
  • 银烛:代表宴会的奢华与温馨。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带来生机与希望。
  • 芙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烛”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蜡烛
    C. 星星
    D. 灯笼

  2. “亸肩扬袖”中的“亸”字是什么意思? A. 轻轻
    B. 高高
    C. 低低
    D. 开开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在表达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们的情感,风格豪放而奔放。
  • 《春夜喜雨》:同样是春夜的描绘,但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的关系,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翁诚之 哭潘德久 哭居尘禅师 哭鲍清卿 哭鲍清卿 筠州赠邓汉卿 筠州送赵判院归九江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绝境亭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茶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百发百中 鸬鹚杓 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古板 镜里观花 说结尾的成语 不值一顾 动人心脾 麥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谏结尾的成语 鸟迹文 里字旁的字 听受 魂梦为劳 包含庥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