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1:18
秋宵吟
夜漫漫,月皎皎。小阁湘帘深悄。
银河影乍转向疏桐,乱雅惊晓。
瘦罗衣,冷翠葆。坠叶纷飞林表。
秋声起感一片清商,暗蛩衰草。
莫是欧阳,恨作赋年华渐老。
低围银烛,懒展瑶编,绣幕篆烟绕。
玉漏三更早。画角沈沈,天际雁杳。
者吟怀写入琴丝,阶下红鹤又睡了。
夜色漫长,明月皎洁。小阁楼的湘帘深深,显得静谧。
银河的影子忽然向稀疏的梧桐树转去,打乱了雅致的晨曦。
我身穿瘦薄的罗衣,披着冷冷的翠色披风。
树叶纷飞,从森林的边缘坠落。
秋声响起,让我感受到一片清冷的乐曲,暗夜中的蛩音伴着衰败的草丛。
难道是欧阳修,感叹自己创作的年华渐渐老去?
我低着头围着银烛,懒得展开瑶台的编织,绣幕上烟雾缭绕。
时光在三更时分悄然流逝。笛声低沉,天际的雁影黯淡无光。
我的吟唱之情通过琴弦寄托,台阶下的红鹤又沉沉地睡去。
蒋敦复,清代诗人,字伯隅,号白云,晚号月山,生于1736年,卒于1806年。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擅长描绘秋冬景色。
《秋宵吟》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在某个秋夜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寂寥,结合自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秋宵吟》是一首充满秋夜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寂。开头的“夜漫漫,月皎皎”便勾勒出一个清冷而漫长的秋夜,月光洒下,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银河影乍转向疏桐”的描写,将夜空的星河与稀疏的桐树相结合,表现了秋夜的空灵与静谧,意境深远。
而后部分“瘦罗衣,冷翠葆”暗示诗人身处的寒意,接着“坠叶纷飞林表”点明了秋季特有的景象,树叶的纷飞仿佛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令人心生感慨。尤其是“秋声起感一片清商”,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声景结合,透出内心的淡淡忧伤。
最后数句,诗人提及“低围银烛”,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懒散与无奈,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逐渐老去。整体而言,诗歌在写景的同时,更在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思索与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湘帘”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A. 丝绸
B. 棉布
C. 湘绣
“玉漏三更早”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计时器
C.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低围银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兴奋
B. 懒散与无奈
C. 快乐
通过上述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秋宵吟》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