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58
误佳期
清嫂夫人归宁天津
作者: 溥儒
梅雨暗穿帘幕。
柳沼菱塘萧索。
篱边红豆已相思,
莫负花时约。
锦字望佳期,
怨煞南风恶。
天津朝暮起秋声,
翠袖应愁薄。
在梅雨季节,细雨暗暗地透过窗帘。
柳树旁的小水塘显得萧条冷落。
篱笆边的红豆已经开始思念,
不要辜负了花开的时节的约定。
我在锦字上盼望着美好的佳期,
却怨恨这南风的无情。
在天津的早晨和傍晚,秋天的声音开始响起,
翠绿的袖子应该更加愁苦纤薄。
溥儒,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善于表现细腻的内心感受。
此诗创作于清嫂夫人归宁天津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误佳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细腻而富有层次的描写中,展现了思念与哀愁的交织。开篇用“梅雨”引入,描绘出一种忧郁的氛围,雨水透过帘幕,既象征着自然的阴郁,也暗示着内心的忧伤。接着“柳沼菱塘萧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柳树和水塘的萧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篱边红豆已相思,莫负花时约”一句,借用红豆象征思念,传达了对约定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锦字的“佳期”则暗示了对未来美好相聚的期盼。南风的“恶”则表明了对环境的怨恨,似乎在指责这无情的外界让人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
最后,诗歌以“天津朝暮起秋声,翠袖应愁薄”收尾,秋声的出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翠袖的“愁薄”则将女子的愁苦与诗人的思念紧密联系,突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思念和离别的主题,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而动人的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红豆”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念
C. 快乐
答案:B
“梅雨暗穿帘幕”中,梅雨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忧伤
C. 激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南风”是指?
A. 温暖的风
B. 无情的风
C. 可爱的风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