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01
原文展示:
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
白话文翻译:
整理衣裳的书斋客人,自在地在池边漫步。林木深处薄雾升起,石缝间幽深的泉水流淌。鸥鸟迷失在夕阳下的树林中归巢,鱼儿触碰到秋天的荷叶后离去。清澈的声音从水上传来,想要离开却又久久停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池上(二首)》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闲暇之余,漫步于池边,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诗中通过对池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池边的所见所感。首句“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即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整理衣裳的动作和“逍遥”的步态,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随后的景物描写,如“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的自然画卷,薄雾和幽泉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神秘感。
诗中的动物意象“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鸥鸟的迷失和鱼的触碰,似乎在暗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以声音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振衣书斋客,逍遥池上步。
林隈薄雾起,石隙幽泉度。
鸥迷夕树返,鱼触秋荷去。
清声水上来,欲去更延伫。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池边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振衣”指的是什么? A. 整理衣裳 B. 振作精神 C. 挥动手臂 D. 拍打灰尘
“林隈薄雾起”中的“林隈”指的是什么? A. 林木深处 B. 林木边缘 C. 林木上方 D. 林木下方
“鸥迷夕树返”中的“鸥迷”是什么意思? A. 鸥鸟迷失 B. 鸥鸟迷路 C. 鸥鸟迷人 D. 鸥鸟迷糊
“清声水上来”中的“清声”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声音 B. 清脆的声音 C. 清新的声音 D. 清亮的声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