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29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
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在通往京城的道路旁,柳树门前,驱马奔向温暖的春阳。
野火正在焚烧枯草,东风吹动着新绿的麦田。
北边延伸到许、邓,南边直至衡、湘。
楚地横亘在天下之间,怀王果然是个软弱的王。
“怀王”指的是楚国的怀王,他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软弱的君主,难以抵挡外敌。在诗中提到的“信弱王”则反映了对其统治能力的评价,暗示楚国在历史的动荡中难以自保。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该作品创作于苏轼被贬荆州期间。他在荆州的生活使他对楚地的自然与历史产生了深刻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
《荆州十首 其十》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社会现实的诗。开头两句,苏轼通过柳门、京国道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接着,以“野火烧枯草”展现出春天的力量,暗示着自然的更新与生生不息。随后的两句则转向地理,描绘了楚地的辽阔,北方的许、邓和南方的衡、湘,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地理图景。最后一句“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明在广袤的土地上,弱王的统治让人感到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将自然景象与历史现实结合,情感深邃而充满哲理,展现了苏轼对人生与社会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体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柳门”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怀王信弱王”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惋惜
C. 轻蔑
诗中提到的“东风”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冬风
B. 春风
C. 秋风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苏轼更注重地理与社会的结合,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而王之涣则更着重于瞬间的美感与豪情。两者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