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7:24
送柳子玉赴灵仙
作者: 苏轼 〔宋代〕
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何时梦入真君殿,也学传呼观主来。
这世事正艰难,令我心中猛然回首,然而我的心志虽未衰老,却已感到先行灰心。
何时我能入梦于真君的殿堂,也向观主请教,期待他的到来。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且多变,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他的创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送柳子玉赴灵仙》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期。诗中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柳子玉为苏轼的友人,此诗是对友人的送别,寄托了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开头呈现出对世事的沉重感受,苏轼以"世事方艰"揭示了身处困境的无奈。他意识到自己虽然心志未老,但却因现实的挫折而感到失望,生出了"先灰"的情绪。这种情感的交错,既有对理想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苏轼深厚的内心世界。
第二联中提到的“梦入真君殿”,则是对理想化生活的向往,真君殿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状态,是苏轼理想中超越世俗纷扰的归宿。结尾的“也学传呼观主来”,表达了他希望能向神仙请教,寻求解脱的心愿。整体而言,诗歌在对比中体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渴望,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全诗通过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送柳子玉赴灵仙》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真君殿”象征什么?
“此心未老已先灰”中的“灰”字表示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