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1
洛阳春 摩诃庵看牡丹
作者: 宋荦 〔清代〕
映日齐开红萼。
霞光交错。
独从初地占侬春,
似空谷佳人托。
忆昔看花张幕。
天香薰酌。
只今惆怅近雕栏,
将胜事思量着。
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牡丹齐齐绽放。
霞光与花影交织,五光十色。
我独自踏入这方春意,
仿佛是那空谷中仙女的托身。
想起往昔看花时的情景,
那时的天香弥漫,酒香四溢。
如今站在雕栏旁,心中惆怅,
只剩下对往事的思念与回想。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空谷佳人”这一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形容女子的美丽如同自然的神秘与清雅,与美丽的花朵相呼应,传达出一种清丽脱俗的情感。
宋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而闻名。生平经历丰富,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牡丹盛开的时节,诗人可能在摩诃庵游玩,借此机会抒发对花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惆怅与珍惜。
《洛阳春 摩诃庵看牡丹》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盛开的牡丹,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映日齐开红萼”的华美意象,展现了牡丹的绚烂,同时也营造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过往的追忆。在“忆昔看花张幕”中,诗人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共赏花的欢乐时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交错使得诗歌更为动人。正如诗中所言“只今惆怅近雕栏”,这一句话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诗人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记忆的追寻。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使得这首诗在清丽的表象下,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宛如一幅春日的画卷,令人沉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寓意着人生的珍贵与时间的无情。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映日齐开红萼”描绘的是什么?
“惆怅”一词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