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26
十日二首
苏辙
忧患经怀沃漏卮,
荣华过眼脱轻衣。
定心稍觉无来往,
时事谁能问是非。
禄去身安常自喜,
宅成囊竭可无讥。
交游散尽余亲戚,
酒熟时来一叩扉。
这首诗的意思是:忧愁和烦恼如同漏水的酒壶,常常萦绕在心头;而繁华的荣华似乎在眼前一闪而过,让我脱下了轻便的衣服。心中渐渐感到安宁,来往的人也少了,时局变化,谁能问清是非呢?禄位离去之后,我常常感到安乐,自得其乐;家里的事情虽说无可指责,但囊中却空空如也。交游的朋友已经散尽,只剩下亲戚,等到酒熟了,才会有人来敲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苏轼之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文,王安石的朋友,曾在政界担任多个职务,其诗作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北宋政局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反思,表达对荣华富贵的淡泊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心的冷暖。
《十日二首》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首联以“忧患经怀沃漏卮”开篇,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种种烦恼。接着,诗人以“荣华过眼脱轻衣”描绘了人生如梦,荣华富贵瞬息万变的现实,进一步深化了对短暂人生的感慨。
“定心稍觉无来往”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反思,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交往逐渐淡漠,留下的只有亲戚的来访。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接受与淡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已从繁华中抽身,选择了内心的安宁。
最后两句“禄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无讥”,则流露出诗人对名利的超脱,虽然经济拮据,但内心却依然快乐。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安宁与淡泊,并且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短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A. 禄去身安常自喜
B. 交游散尽余亲戚
C. 酒熟时来一叩扉
D. 荣华过眼脱轻衣
诗中“忧患经怀沃漏卮”的比喻意图是什么?
A. 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B. 形容生活的轻松
C. 描绘内心的忧虑
D. 反映人际关系的紧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辙的《十日二首》更为内敛,前者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通过反思表达对生活的淡泊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