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九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九》

时间: 2025-05-07 17:13:47

诗句

十分颜色尽堪誇,只奈风情不恋家。

惯把无常玩成败,别因容易惜繁华。

两姬先殒伤吴队,千艳丛埋怨汉斜。

消遣一枝閒柱杖,小池新锦看跳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3:47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九 沈周 〔明代〕

十分颜色尽堪誇,只奈风情不恋家。 惯把无常玩成败,别因容易惜繁华。 两姬先殒伤吴队,千艳丛埋怨汉斜。 消遣一枝閒柱杖,小池新锦看跳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通过落花的命运来抒发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十分颜色尽堪誇”形容花朵盛开时的美丽,“只奈风情不恋家”则表达了花朵不愿离开枝头的情感。后文通过“惯把无常玩成败”和“别因容易惜繁华”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繁华的易逝。最后两句“消遣一枝閒柱杖,小池新锦看跳蛙”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通过观察小池中的跳蛙来消遣时光,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分颜色:形容花朵非常美丽。
  • 风情:此处指花朵的情感。
  • 无常:佛教术语,指世间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
  • 玩成败:指习惯于看待事物的成败变化。
  • 惜繁华:珍惜短暂的繁华景象。
  • 两姬先殒:比喻两朵花先凋谢。
  • 千艳丛埋:形容众多花朵一同凋谢。
  • 汉斜:指太阳西斜,比喻时间的流逝。
  • 閒柱杖:闲暇时拄的拐杖。
  • 小池新锦:形容小池中的水波光粼粼,如同新织的锦缎。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两姬先殒伤吴队”可能隐喻历史上的吴国美女,如西施等,她们的命运与花朵的凋谢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与他的画风相得益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体验,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落花五十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落花的景象,抒发了对世事无常和繁华易逝的感慨。在明代,文人多有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的传统,沈周的这首诗正是这一传统的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落花为媒介,抒发了对世事无常和繁华易逝的深刻感慨。首句“十分颜色尽堪誇”赞美了花朵的美丽,但紧接着的“只奈风情不恋家”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舍。诗中的“惯把无常玩成败”和“别因容易惜繁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深刻认识和对繁华易逝的珍惜。最后两句“消遣一枝閒柱杖,小池新锦看跳蛙”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通过观察小池中的跳蛙来消遣时光,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分颜色尽堪誇”:形容花朵非常美丽,值得夸赞。
  2. “只奈风情不恋家”:表达了花朵不愿离开枝头的情感。
  3. “惯把无常玩成败”:指习惯于看待事物的成败变化,认识到世事无常。
  4. “别因容易惜繁华”: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繁华易逝而过分珍惜。
  5. “两姬先殒伤吴队”:比喻两朵花先凋谢,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6. “千艳丛埋怨汉斜”:形容众多花朵一同凋谢,抱怨时间的流逝。
  7. “消遣一枝閒柱杖”:闲暇时拄着拐杖,消遣时光。
  8. “小池新锦看跳蛙”:观察小池中的跳蛙,享受宁静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两姬先殒伤吴队”将花朵凋谢比喻为美女的逝去。
  • 拟人:如“只奈风情不恋家”赋予花朵人的情感。
  • 对仗:如“十分颜色尽堪誇”与“只奈风情不恋家”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 小池新锦:形容小池中的水波光粼粼,如同新织的锦缎,象征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分颜色尽堪誇”形容的是什么? A. 花朵的美丽 B. 风景的美丽 C. 人的美丽 答案:A

  2. “只奈风情不恋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花朵的喜悦 B. 花朵的不舍 C. 花朵的愤怒 答案:B

  3. “惯把无常玩成败”中的“无常”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变化 B. 变化不定 C. 永恒不变 答案:B

  4. “消遣一枝閒柱杖,小池新锦看跳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悲观 B. 超然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抒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沈周的这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注国家兴衰,而沈周的诗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玉蝴蝶(和梁才甫游园作) 玉蝴蝶 悲秋,次飞卿韵 玉蝴蝶 玉蝴蝶 玉蝴蝶 苕溪署中 玉蝴蝶 冬日有寄 玉蝴蝶 题太常寺仙蝶图卷 玉蝴蝶 拟艳 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 玉蝴蝶 秋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羵 狗眼看人 耳刀旁的字 守文持正 幺字旁的字 务光 立刀旁的字 零花 羊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改柯易节 不胜杯杓 跌跌跄跄 花移木接 颢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