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9:22
原文展示:
李夫人二首 徐夤 〔唐代〕
不望金舆到锦帷,人间乐极即须悲。 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 招得香魂爵少翁,九华灯烛晓还空。 汉王不及吴王乐,且与西施死处同。
白话文翻译:
不期盼金车来到华丽的帷幕前,人间的极乐之后便是悲伤。 如果说要认识忧愁中的容貌,那就像君王的恩宠日渐衰减。 招来了香魂给少翁敬酒,九华灯烛在黎明时依旧空空如也。 汉王不如吴王的快乐,且与西施同葬一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抒情和咏史。这首诗《李夫人二首》可能是徐夤在感慨历史人物李夫人的命运时所作,通过对比汉王与吴王的境遇,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夤在阅读历史或听闻李夫人的故事后,感慨其命运多舛,结合自身对历史和人生的理解,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李夫人命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荣辱、恩宠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夫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荣辱、恩宠无常的深刻认识。首句“不望金舆到锦帷”表达了李夫人对尊贵生活的淡漠,暗示了她对命运的无奈接受。第二句“人间乐极即须悲”则是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洞察,指出极乐之后必有悲伤。第三、四句通过对李夫人灵魂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命运无常的主题。最后两句通过对汉王与吴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李夫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荣辱、恩宠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终极归宿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望金舆到锦帷”表达了李夫人对什么的淡漠? A. 尊贵生活 B. 平凡生活 C. 宫廷斗争 D. 民间疾苦
“人间乐极即须悲”反映了作者对什么的深刻洞察? A. 人生悲欢离合 B. 人生短暂 C. 人生无常 D. 人生虚无
“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中的比喻是什么? A. 用君恩的衰减来比喻李夫人的忧愁 B. 用李夫人的忧愁来比喻君恩的衰减 C. 用君恩的增加来比喻李夫人的快乐 D. 用李夫人的快乐来比喻君恩的增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