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20
早春
作者: 贝琼 〔明代〕
山寒花尚迟,雪霁江已绿。
怀新感游子,哢节喧众族。
且同尊俎乐,幸免章绶束。
更拟登前峰,青郊可游目。
早春时节,山上寒冷,花尚未盛开;雪刚融化,江水已然变绿。
思念新的生活,感触游子的心情,欢声笑语传遍各个家族。
不妨同饮美酒,乐享欢乐,幸而免于官职的束缚。
更打算登上前面的山峰,青翠的郊野可以尽情游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的典故,但“尊俎乐”可理解为古代宴请时的风俗,强调聚会的欢乐气氛。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春天的景色为题材,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游子心情的共鸣,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早春》是贝琼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游子思乡情感的共鸣。首句“山寒花尚迟,雪霁江已绿”,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虽然寒冷的山上花尚未开放,但雪融化后江水已然变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怀新感游子,哢节喧众族”则引入了人情的温暖,诗人将对春天的感受与游子心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与对亲情的思念。
“且同尊俎乐,幸免章绶束”一句中,诗人提倡与友人共饮美酒,忘却官职的束缚,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抗拒。最后的“更拟登前峰,青郊可游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想要登高望远,感受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又有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对游子思乡情感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诗中交织,形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雪霁江已绿”意指什么?
“且同尊俎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更拟登前峰”中的“前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