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55
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
光辉上下两相通。千古谁窥妙用。
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异非同。
阴阳相感有无中。恍惚已萌真种。
雪花如同美玉般铺满大地,明月如同宝镜高悬空中。
光辉在上下之间相互交融,千古以来有谁能洞察其中的奥妙。
如果懂得珍珠是由蚌腹中孕育而成,便能明白其中的异同。
阴阳之间相互感应,存在与虚无交织在一起,恍惚之间真理的种子已经萌生。
张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但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雪夜,作者在皓月和雪景的映衬下,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深邃,借景抒情,探讨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
《西江月》是一首用自然景象引发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雪和月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开篇以“雪似琼花铺地,月如宝鉴当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明亮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紧接着,“光辉上下两相通”则引出了诗人的思考,暗示天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珠生蚌腹”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事物的本质以及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整首诗在哲理上既有对阴阳相互感应的深刻理解,又渗透着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诗的结尾部分“恍惚已萌真种”给予读者一种若隐若现的启示,仿佛在说,真理的种子早已在心中发芽,只待时机去滋养和发掘。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张抡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深邃哲理,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哲学思辨。
诗中“雪似琼花”的比喻用来形容什么?
A. 雪花的颜色
B. 雪花的形状
C. 雪花的气味
诗中提到的“珠生蚌腹”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A. 珍珠的美丽
B. 事物形成的过程
C. 珍珠的价值
“阴阳相感有无中”表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A. 存在与虚无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