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閒

《清閒》

时间: 2025-05-04 00:02:23

诗句

清閒自是神仙福,不是神仙不得閒。

我虽凡骨居尘世,十有三年守故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23

原文展示:

清閒自是神仙福,不是神仙不得閒。我虽凡骨居尘世,十有三年守故山。

白话文翻译:

清闲本是神仙的福气,若不是神仙是无法享受清闲的。我虽然身为凡人,生活在尘世间,却已经在这故乡守了十多年。

注释:

  1. 清閒:指心境悠闲,无忧无虑的状态。
  2. 神仙:道教中的超脱世俗、长生不老的人物,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3. 凡骨:指普通人,凡人。
  4. 尘世:指世俗的生活。
  5. 故山:指作者的故乡或所居之地。

典故解析:

“神仙”的概念源于道教文化,认为神仙是超脱世俗、享受长生的存在。而“清闲”则是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神仙的生活相联系。作者在诗中对比自己作为凡人的生活,与神仙的清闲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思索。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在故乡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清闲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繁杂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闲的美好与其难得的性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清閒自是神仙福”一句,直接点出清闲的珍贵与难得,仿佛在提醒人们,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享受这种生活状态。而“我虽凡骨居尘世”则展现了作者自谦的态度,承认自己身处尘世的局限,却依然选择在故乡守望,体现出一种归属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整首诗在情感上营造了一种淡雅、闲适的氛围,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清閒自是神仙福:清闲本是神仙才能享有的福气,突出其珍贵。
    • 不是神仙不得閒:非神仙之人难以享受清闲,反映出世俗生活的忙碌。
    • 我虽凡骨居尘世:我虽然是凡人,生活在尘世中,表明身份的卑微。
    • 十有三年守故山:已在故乡生活十多年,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2.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神仙与凡人对比,突显清闲的稀有与可贵。
    • 反复:通过“不得閒”的强调,加深对清闲难得的感受。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繁忙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1. 清閒: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着闲适与自由。
  2. 神仙:象征超越世俗、享受长生的理想境界。
  3. 故山:象征归属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闲被认为是什么的福气?

    • A. 凡人的
    • B. 神仙的
    • C. 富人的
    • D. 学者的
  2. 作者在诗中生活多少年?

    • A. 十年
    • B. 十二年
    • C. 十三年
    • D. 十四年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其“空山不见人”与姜特立的“清閒”意象相似,都是对喧嚣尘世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梅花 柳初新  闺思 红林檎近  春思 金人捧露盘  观演秣陵春 永遇乐  寿江林有郡丞 风入松  题和州守杨仲延所寄鹰,阿山人戴君画 千秋岁  题袁重其侍母弄孙图 江城子  风鸢 醉春风  春思 春情 醉春风  春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笔语 居轴处中 甸徒 申画 楼台亭阁 止渴思梅 石板房 豆字旁的字 裁损 根深蒂固 黽字旁的字 辗转相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