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58
蟠桃花发景争新,
流水漂香几换春。
洞口霞光长蔽日,
须知中有武陵人。
蟠桃花盛开,景色争奇斗艳,
溪水飘散着花香,似乎又换了个春天。
洞口的霞光长时间遮蔽着阳光,
你要知道这里面住着武陵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字子元,号竹山,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借鉴古典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可能是作者在游览某个桃花源或理想乡的过程中,受到美景的启发,借景抒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描绘了蟠桃花的盛开,生动地展示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接着,流水带来的芳香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一切都在更新。这种生机与美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而后两句则转向更深层的哲理思考。洞口的霞光遮蔽日光,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隐秘与隔绝,暗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往往会忽视身边的真实世界。最后一句提到“武陵人”,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哲学层面,提醒读者在纷扰的世俗中,依然要追求那一份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整首诗采用了清新明快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思想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借助武陵人的典故,探讨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与选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蟠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洞口霞光长蔽日”这句中,霞光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姜特立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两者共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