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鲜霞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鲜霞》

时间: 2025-05-02 12:09:58

诗句

蟠桃花发景争新,流水漂香几换春。

洞口霞光长蔽日,须知中有武陵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58

原文展示:

蟠桃花发景争新,
流水漂香几换春。
洞口霞光长蔽日,
须知中有武陵人。

白话文翻译:

蟠桃花盛开,景色争奇斗艳,
溪水飘散着花香,似乎又换了个春天。
洞口的霞光长时间遮蔽着阳光,
你要知道这里面住着武陵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蟠桃花:指蟠桃树的花,象征着美好与长寿。
  • 景争新:形容景色争相展现新意。
  • 漂香:指花香随水流飘散。
  • 蔽日:遮蔽阳光。
  • 武陵人: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隐士,象征世外桃源。

典故解析:

  • 武陵人:出自《桃花源记》,讲述一个隐士在桃花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象征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字子元,号竹山,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借鉴古典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可能是作者在游览某个桃花源或理想乡的过程中,受到美景的启发,借景抒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描绘了蟠桃花的盛开,生动地展示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接着,流水带来的芳香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一切都在更新。这种生机与美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而后两句则转向更深层的哲理思考。洞口的霞光遮蔽日光,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隐秘与隔绝,暗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往往会忽视身边的真实世界。最后一句提到“武陵人”,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哲学层面,提醒读者在纷扰的世俗中,依然要追求那一份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整首诗采用了清新明快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思想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蟠桃花发景争新:描绘春天的桃花盛开,生机勃勃,景色美丽。
  2. 流水漂香几换春:溪水流淌,花香四溢,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在不断更替。
  3. 洞口霞光长蔽日:霞光遮蔽阳光,暗示一种隐秘的美好环境。
  4. 须知中有武陵人:暗示在这美好的景色中,隐藏着理想的生活状态,呼应了桃花源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的盛开比作春天的到来。
  • 对仗:如“蟠桃花发”与“流水漂香”,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象征:武陵人象征着理想与隐逸生活。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借助武陵人的典故,探讨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考与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蟠桃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长寿。
  • 流水:流动的时间和生命,象征着变化与希望。
  • 霞光: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环境。
  • 武陵人:象征理想的隐士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蟠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隐士的生活
    • C. 美好的理想
    • D. 以上皆是
  2. “洞口霞光长蔽日”这句中,霞光的作用是什么?

    • A. 美化景色
    • B. 隐藏阳光
    • C. 代表理想生活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姜特立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两者共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查询

雨丝得秋字 上建王生辰 其二 木兰花慢 浣溪沙 童丱须知 娣姒篇 寄居庆汪中嘉尚书年登七秩会致语口号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三 妙用寮 惜黄花(重阳) 走笔次韵张以道 过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入神鬼 界牌 砺岳盟河 页字旁的字 扑心扑肝 欢娱 鳥字旁的字 言行不符 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宿设 臣字旁的字 游牝 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蛍鳝 辛字旁的字 牛衣病卧 穿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