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远尘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远尘》

时间: 2025-04-28 03:45:49

诗句

高亭迥出人寰青,须信仙凡路已分。

世上俗尘那得到,如今步步是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5:49

原文展示:

高亭迥出人寰青,
须信仙凡路已分。
世上俗尘那得到,
如今步步是青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高的亭子,屹立在人世之外,仿佛青天一般。我们应该相信仙人与凡人之间的道路已经分开,在这个世上,世俗的尘埃是无法得到的。而如今,我的每一步都仿佛是在青云之上。

注释:

  • 高亭:高高的亭子,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迥出:超出、远离,强调亭子的高度和孤立。
  • 人寰:人间,指世俗的生活。
  • 青云:象征着高远、理想的境界。
  • 俗尘:世俗的尘埃,代表世间的烦扰与琐事。

典故解析:

  • 仙凡路已分:这个表达常常用于形容修道者或高人和普通人之间的界限,强调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与现实生活的脱节。
  • 青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青云常与飞升、成仙相关,代表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君立,号天真,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在高亭之上,反思尘世与理想的距离,表达对清净高远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亭为起点,展开了一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高亭迥出人寰青,须信仙凡路已分”,通过描绘高亭的孤独与超然,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亭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象征,更是精神世界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世上俗尘那得到”,表达了对尘世烦扰的拒绝,强调了追求理想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如今步步是青云”则是对理想生活的直接呼应,诗人仿佛在青云之上,步步高升,彰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从俗到雅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清净、理想生活的渴望。高亭的意象与青云的象征,交织出一种超然的情感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亭迥出人寰青:描绘了一个高高的亭子,突出了它的孤立与清高,表明诗人已脱离世俗。
    • 须信仙凡路已分:强调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分离,表明诗人坚定自己的信念。
    • 世上俗尘那得到:质疑世俗生活的价值,表达对世间烦扰的淡漠。
    • 如今步步是青云:表达了诗人向往理想生活的决心,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高亭与青云的结合,暗示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美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高亭与青云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高亭:象征高洁、清高的理想境界,代表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逃避。
  • 青云:代表着理想、追求与希望,象征着诗人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亭”象征什么?

    • A. 世俗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朋友
  2.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轻视
    • C. 依赖
  3. “如今步步是青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沮丧
    • B. 向上
    •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姜特立的《远尘》,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姜特立则强调了精神的超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相关查询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 过湖偶题书于邬子之津 田家即事八首 幽居即事八首 其二 过水寺 其一 发豫章后二首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其二 远斋作十二辰歌见赠且帅同作 峡江舟中怀徐审知 苦雨感叹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慷慨就义 积而能散 旗袍 昵宴 正时 包含非的词语有哪些 多结尾的成语 犹豫未决 刀字旁的字 枯本竭源 厂字头的字 口耳并重 白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揽事 斋臧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