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5
赠道者
作者: 赵嘏 〔唐代〕
华盖飘飘绿鬓翁,
往来朝谒蕊珠宫。
几年山下阴阳鼎,
尽日涧边桃李风。
野迹似云无处著,
仙容如水与谁同。
应怜有客外妻子,
思在长生一顾中。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他头戴华盖,鬓发如绿,常常前往神秘的蕊珠宫朝拜。几年来,他在山下的阴阳鼎旁修行,整日享受涧边桃李的清风。他的野外踪迹似云彩般无处可寻,仙人的容颜如水一般清澈,他的陪伴又与谁同在。我觉得他应该怜惜在外的妻儿,心中所思只是那一瞬间的长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道教文化,尤其是对道士生活的描绘。蕊珠宫和阴阳鼎均为道教经典意象,表现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嘏,唐代诗人,字子昂,号龙阳,出身于官宦之家,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道教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向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赠道者》是一首充满道教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自由和长生的向往。开头以“华盖飘飘绿鬓翁”勾勒出道士的神秘与高洁,接着描写他朝谒蕊珠宫的情景,展示了他追求精神世界的执着与向往。此时的道士似乎在山下的阴阳鼎旁沉浸于修炼之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尽享桃李间的清风。这种宁静的生活态度,深刻表现了道教“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后半部分的“野迹似云无处著”则描绘了道士隐居生活的超脱感,他的踪迹如同云彩般无影无踪,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仙容如水与谁同”则在感叹道士的孤独,表达了对道教长生理念的深思。最后两句提到外面的家人,揭示了道士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长生,又牵挂家庭,形成了诗歌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精髓,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道教思想的追求,表现了对长生、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道士的形象,探讨了家庭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盖”象征什么?
A. 道教的神秘
B. 生活的繁华
C. 自然的美好
诗人对道士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桃李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赵嘏的《赠道者》更侧重于道教哲学以及与自然的和谐,而《登高》则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