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25:57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作者:赵嘏 〔唐代〕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
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
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
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生晚,江寒鸟过迟。
问山樵者对,经雨钓船移。
敢叹今留滞,犹胜曩别离。
醉从陶令得,善必丈人知。
道蹇才何取,恩深剑不疑。
此身同岸柳,只待变寒枝。
临近岁末,江边的水涨得很高,北风呼啸而来。成千上万的船只一起滑行,唯有我独自一人吟诗。路途被重重湖泊阻隔,心中思念的约定却显得那么渺小。湖边的云朵愁苦地断裂,江上的大雁又一次让我感到悲伤。我笑着回忆那次游玩星子,歌声在贵池边上停下了。梦里孤岛仍在,醒来时百般忧愁随之而来。戍楼孤独,烟雾缭绕暮色降临,江边寒鸦飞过显得迟缓。我问山上的樵夫,他说雨后钓船已移。敢叹如今滞留,然而留在这里比起往日的别离更胜一筹。酒中得来陶渊明的洒脱,善良的事必定能被高人所知。道路艰难又能得到什么呢?深厚的恩情即使在逆境中也不会怀疑。这一生宛如岸边的柳树,只待天气转寒,枝条将随之变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嘏(约 900-970年),字子仪,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岁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人生的感慨。诗人在江边独自吟诗,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赵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全诗以“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开篇,展现出岁暮时节的江边景象,水涨船高,北风呼啸,仿佛将诗人的心绪也卷入了这股狂风之中。紧接着,诗人以“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描绘出江面上繁忙的景象,然而自己却是孤身一人,独自吟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表达了对约定的失落和无奈。湖水、云朵和江雁等意象相互交织,渲染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使得人们在自然的景象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诗人以“此身同岸柳,只待变寒枝”结束,表明了对人生变迁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蕴含着对友人、对生活的思考。赵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流逝带来的惆怅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主要围绕孤独、思念和人生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感慨,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积水生高浪”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风平浪静
B. 风起云涌
C. 暴风骤雨
答案:B
诗人通过“路以重湖阻”表达了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然之美
B. 思念的无奈
C. 友人的陪伴
答案:B
诗中最后一句“只待变寒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期待未来
B. 感慨人生
C. 忧伤离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赵嘏在表达孤独与思念时,前者多用沉重的情感,后者则用自然景象寄托心声,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