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36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
梅尧臣 〔宋代〕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良玉人即将归还昆山的场景。诗中提到他穿着茶色的袍子,回去时换上椹色的衣服。乘坐的船从洞庭湖出发,落日时分在松江安营。水面上袅袅的烟雾中,琴声隐约可闻;山顶的月光洒在岩屋上。远方的乡童迎接他,风中树叶沙沙作响。
梅尧臣,字德融,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的生活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而深沉。他的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这首诗可能是在梅尧臣送别朋友良玉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依依不舍之情。昆山是友人归去的方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送良玉人上还昆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了送别时的情感氛围。首联通过“茶色袍”和“椹色服”的对比,展现了归去和离别的双重情感,既有对友人归去的祝福,也有对朋友的惋惜。第二联“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通过地名的提及,增添了场景的真实感,体现了旅途的孤独和落寞。第三联则通过“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将音乐与自然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感伤的氛围,似乎琴声与自然的景色交织,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一联“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则展现了乡村的纯真与自然的活力,形成一种与世无争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深邃,既有送别之情,又有对自然美好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来衣茶色袍,归变椹色服。
这句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装束,茶色的袍子显得朴素自然,而归去时的椹色服则象征着成熟与稳重,暗含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孙舟洞庭去,落日松江宿。
描绘了友人乘坐的船从洞庭湖出发,夜晚在松江停留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孤独感。落日的意象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岩屋。
通过“水烟”与“琴徽”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悠远的音乐感,同时“山月”与“岩屋”构成了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人心中对友人的牵挂与思念。
野童遥相迎,风叶鸣橡槲。
最后通过乡村孩子的迎接与风中树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温馨,形成了一种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祝福。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展现出一种镶嵌于自然中的深厚情谊,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提到的“良玉人”指的是?
A. 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位诗人
“来衣茶色袍”中,“茶色”指的是什么样的颜色?
A. 浅黄
B. 绿色
C. 深褐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河
B. 湖泊
C. 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