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59
宿安上人门外裴如晦胥平叔来访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胥悲喜我至,冒雨夜出城。
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
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
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
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
子心且如旧,後辈苦前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相聚的喜悦和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朋友在雨夜中走出城外来访,二人相对而坐,谈话的气氛中流露出彼此的关心和哀愁。诗人感叹自己面容憔悴,内心因许多不平而感到苦闷。而朋友的胡须已经长得很黑,显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虽然岁月改变了外在的容颜,但他们之间的情谊仍然如旧,只是对后辈的轻视感到无奈。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及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代影响深远。
这首诗写于朋友来访之际,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不平之感。通过朋友的来访,诗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也引发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雨夜中友人来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高兴与意外。接着,诗人自觉面容憔悴,流露出对自己境况的无奈和对理想追求的苦闷。诗中“面骨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友人的胡须已经长黑,暗示着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尽管外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诗人强调了“子心且如旧”,表明他们的友谊没有因时间而改变,反而更加珍贵。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感慨,诗人既有对生活的不满,也有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比岁月的无情与友谊的恒久,诗人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尽管生活中有许多苦闷与不平,但真挚的友情依旧可以让人感到温暖与安慰。
诗中提到的朋友是谁?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显得憔悴?
诗人强调“子心且如旧”是什么意思?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思乡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人生苦闷的感慨。两首诗虽然在情景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