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5:40
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
雨馀残照在,塘静独行行。
荷积水珠重,天收霓帔轻。
倦禽倚卧柳,聚蚓殢坳泓。
帽侧林枝碍,裳褰野蔓萦。
芡韬园客剥,蒲刃水妖惊。
决决流泉活,濛濛夕雾平。
榴房生蠹落,蛛网害虫成。
坎黾无时怒,浑鱼自乐清。
高台从兽窟,古道有根横。
写景未能就,娟娟月上城。
雨后余晖照耀着,池塘静谧我独行。
荷叶上珠水沉重,天边收起霓裳轻盈。
疲倦的鸟依偎在柳树上,蚯蚓聚集在水潭中。
帽子斜着被树枝挡住,裙子随风飘荡在野蔓中。
莲藕在园中被客人剥离,蒲草的边缘水妖吓跑了。
涓涓流泉活泼欢快,朦朦夕雾轻柔平静。
石榴花落下虫蛀,蛛网中害虫成群。
池塘里蛙鸣无时无刻,浑水中的鱼自得其乐。
高台旁边是兽的洞穴,古道上有根木横着。
我想描写的美景未能实现,月光照耀着城头娟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霓帔”指代的是轻盈的衣裳,体现出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衣着的讲究。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夏日的西湖,作者在闲暇时分散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试图通过诗歌记录下这一切。西湖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梅尧臣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尧臣的《王德言夏日西湖晚步十韵次而和之》展现了夏日傍晚西湖的宁静与美丽。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色,描摹了雨后余晖洒在池塘上,荷叶上沉重的水珠,倦鸟依柳的悠然自得,乃至于裙子随风飘荡的自然感受。通过这些细节,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夏日的清凉与闲适。
诗中多用白描手法,直白而生动地描写了西湖的景色与生物,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决决流泉活,濛濛夕雾平”两句,流泉的清脆与晚雾的朦胧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写景未能就,娟娟月上城”,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与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自省,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思索。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反思,正是梅尧臣诗作中的深刻之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融入了自然与人、心灵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遗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动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照”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日落时的余晖
C. 雨后的云彩
D. 月亮的光辉
“芡韬园客剥”中的“客”指的是什么?
A. 游客
B. 农夫
C. 诗人
D. 商人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
D. 惊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