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已亥杂诗 164

《已亥杂诗 164》

时间: 2025-05-10 09:52:31

诗句

醰醰诸老惬瞻衣,父齿随行亦未稀。

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2:31

已亥杂诗 164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醰醰诸老惬瞻衣,父齿随行亦未稀。
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老者非常满意地看着自己的衣服,尽管年纪已大,但身边的父辈仍然没有太多的衰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清名,声誉传遍全国,春天来临时,他们各自都要穿上朝服去上朝。


注释:

  • 醰醰: 形容老者精神饱满,衣着整齐。
  • 父齿: 指父辈的年纪。
  • 随行: 指陪伴在旁。
  • 清名: 清白的名声。
  • 典朝衣: 意指穿上朝服,去参加朝会。

典故解析:

  • 春来典朝: 在古代,春季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新的开始,典朝则是古代官员上朝的重要时刻。此处暗指春天带来的希望与新的机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老者的状态,反映了对人生、名声以及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已亥杂诗 164》展现了龚自珍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对老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老者虽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衣着得体,显示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诗人笔下的“春来各自典朝衣”,不仅仅是对老者外在形象的刻画,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名声与地位的追求。

从结构上看,诗歌开篇以“醰醰诸老”引入,描写老者的精神状态,而后通过“各有清名”转向对个人成就的总结,最后以“春来各自典朝衣”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既有个人的叙述,又有对社会的反思。

诗中蕴含的哲理,凸显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对名声的追求,尤其是在春天象征着希望的背景下,显得更为深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醰醰诸老惬瞻衣:描述老者衣着整齐,心情愉快,暗示对生活的满足。
  2. 父齿随行亦未稀:即使年纪大了,父辈依然健在,表明家庭的延续与传统的延续。
  3. 各有清名闻海内: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4. 春来各自典朝衣: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老者们穿上朝服,准备迎接新的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春来”象征新生与希望。
  • 对仗: 诗中多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的坚持与追求,表现出对于名声与家庭的重视,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者: 象征智慧与经验。
  • 衣服: 代表身份与地位。
  • 春天: 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来”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结束
    • C. 冬天
    • D. 暴风雨
  2. “醰醰诸老惬瞻衣”中的“惬”是什么意思?

    • A. 满足
    • B. 不满
    • C. 疲惫
    • D. 忧虑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龚自珍的这首诗更注重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展现出不同的人生阶段与态度。


参考资料:

  • 龚自珍作品集
  • 《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赠密庵述三教 满江红 赠止庵张宰公 满江红 赞圆庵付居士 满江红 赠睡着李道判 满江红 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满江红 授觉庵 满江红 赞谁庵殷管辖 沁园春 勉诸门人 沁园春 赠圆庵蒋大师 沁园春 勉中庵执中妙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条开头的成语 招花惹草 濠濮间想 鼠字旁的字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龍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沙劘 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闻一知二 诸事麇集 医书 黄云白草 瑕摘 韦字旁的字 蛇结尾的成语 祁奚举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