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本事诗

《本事诗》

时间: 2025-04-26 06:35:22

诗句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22

原文展示: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白话文翻译: 无限的春愁与恨意,一时间都在指尖鸣响。我也在艰难多病的时光中,怎能再承受八云筝的哀音。

注释:

  • 无量:无法计量,形容极多。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恨:怨恨,不满。
  • 指间鸣:比喻弹奏乐器,这里指心中的情感如音乐般流淌。
  • 八云筝:一种古筝,这里可能指代悲伤的音乐。

典故解析:

  • 八云筝:可能暗指古代的某种悲伤音乐或故事,具体典故需进一步考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生活困顿、身体多病的时期,反映了其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系列个人困境后所作,通过诗中的“无量春愁无量恨”和“我亦艰难多病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无量春愁无量恨”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尽愁恨,而“一时都向指间鸣”则巧妙地将情感比喻为音乐,形象生动。后两句“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奈与苦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苏曼殊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量春愁无量恨”: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无尽愁恨,使用了“无量”这一夸张手法,强调情感的深重。
  2. “一时都向指间鸣”:将情感比喻为音乐,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流动和宣泄。
  3. “我亦艰难多病日”:表达了作者个人的困境,与前文的“无量春愁无量恨”相呼应。
  4. “哪堪重听八云筝”:通过“八云筝”这一意象,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时都向指间鸣”将情感比喻为音乐,形象生动。
  • 夸张:“无量春愁无量恨”使用“无量”这一夸张手法,强调情感的深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奈与苦闷,以及对命运的感慨。通过“无量春愁无量恨”和“我亦艰难多病日”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不满。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无量春愁”、“指间鸣”、“八云筝”。
  • 详细解释:“无量春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尽愁恨;“指间鸣”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流动和宣泄;“八云筝”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无量春愁无量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恨 C. 平静
  2. “一时都向指间鸣”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3. “哪堪重听八云筝”中的“八云筝”可能指代什么? A. 悲伤的音乐 B. 快乐的音乐 C. 平静的音乐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曼殊的其他诗作,如《蝶恋花·春暮》、《虞美人·听雨》等,风格相近,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中国近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娇滴滴 南乡子 谒金门·风韵彻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二郎神·小亭徙倚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龙溪道中 题暗香疏影词后用潘德久赠姜白石韵 晓儿辈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深入不毛 迂夫子 简结尾的成语 陆衢 车字旁的字 信以为真 靑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亡友 步调一致 骨肉未寒 人各有志 披红挂彩 包含栉的词语有哪些 飨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