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居 十一

《东居 十一》

时间: 2025-05-06 18:11:35

诗句

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35

原文展示:

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白话文翻译:

在人间与天上都结下了离别的忧愁,美丽的女子独自倚靠在楼上。 蜀地的杨柳丝丝缕缕,凄凉至极,替人惜别也让人感到愁绪。

注释:

  • 人间天上:比喻范围广泛,既指现实世界,也指超脱现实的境界。
  • 翠袖红妆:指女子的服饰,翠袖指绿色的衣袖,红妆指红色的妆容,这里代指美丽的女子。
  • 独倚楼:独自倚靠在楼上,形容女子的孤独和忧愁。
  • 凄绝:极其凄凉。
  • 蜀杨丝万缕:蜀地的杨柳枝条细长如丝,这里用以形容离别的凄凉。
  • 替人惜别:代替别人感到离别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情感波动或离别之际,反映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离别之后所作,通过描绘女子独倚楼上的形象,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对离别情景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离愁别绪。首句“人间天上结离忧”,用夸张的手法将离别的忧愁扩展到人间与天上的广阔空间,强调了离愁的普遍性和深重。次句“翠袖红妆独倚楼”,通过描绘女子独自倚楼的情景,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场景。后两句“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以蜀地的杨柳为象征,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情景的深刻同情和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人间天上”的夸张表达,强调了离愁的普遍性和深重。
  • 第二句:通过“翠袖红妆独倚楼”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场景。
  • 第三句:以“蜀杨丝万缕”为象征,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 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情景的深刻同情和共鸣。

修辞手法:

  • 夸张:“人间天上结离忧”中的“人间天上”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强调了离愁的普遍性和深重。
  • 象征:“蜀杨丝万缕”中的蜀杨象征着离别的凄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的忧愁和对离别情景的深刻感受,通过描绘女子独倚楼上的形象和蜀地的杨柳,展现了离别的凄凉和作者的同情与共鸣。

意象分析:

  • 翠袖红妆: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场景。
  • 蜀杨丝万缕: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加深了离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翠袖红妆”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绿色的衣袖和红色的妆容 C. 离别的场景 D. 蜀地的杨柳 答案:A

  2. 诗中的“蜀杨丝万缕”象征着什么? A. 离别的凄凉 B. 美丽的女子 C. 人间与天上的离愁 D. 独自倚楼的情景 答案:A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表达离别的忧愁 B. 描绘美丽的女子 C. 展现蜀地的杨柳 D. 强调人间与天上的离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离别的深情。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苏曼殊《东居 十一》: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苏曼殊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次韵熟药名 再次仁季咏梅韵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 过落木山人荒冢有感 杂曲歌辞。拜新月 呈恩缄庵尚书 其四 呈恩缄庵尚书 其三 呈恩缄庵尚书 其二 呈恩缄庵尚书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戴胜 嘁哩喀喳 斤字旁的字 举用 夕字旁的字 慧结尾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清士 目字旁的字 包含桡的词语有哪些 吞声饮气 禀化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砥砺名号 蕃浑 齲字旁的字 辞开头的成语 唐临晋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