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3:31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
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
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
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
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在青槐树掩映的车道上,驾着麒麟的马车缓缓前行。
最近游览了这绮丽的净土院,游玩时与友人一同徘徊。
吴国的画作与杨惠之的雕塑,昔日被称为绝世之作。
深邃的殿堂留存着往日的痕迹,难得遇到真正欣赏的人。
一见如同久别重逢,轻轻拂去身上的尘埃。
金碧辉煌的作品散发出光彩,物象中生动的精神令人感动。
尽管岁月已经久远,这些奇妙的作品依然不愧于新。
感叹之声岂是无意,振兴之因仍然存在。
可知至精的技艺,怎能长久地隐藏埋没。
两位僧人感知到了这一点,便请我欣赏他们的技艺。
有的弹奏散曲,有的展示丞相的真迹。
在欣赏古代作品的同时,仍然能得到现代的收获,
这趟旅行的停留,绝对没有白费。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浙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是"江南诗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游览相国寺净土院时,目睹了古代艺术品,感慨于艺术的永恒与人们对美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赞美和对当代艺术家技艺的欣赏。
梅尧臣的《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以其清新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艺术的深切感悟。诗中描绘了在青槐掩映的道路上,随着麒麟车缓缓前行的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作者心中的宁静与美好。面对吴画与杨塑,梅尧臣不禁感叹这两位艺术家的技艺,称其为“绝伦”,这不仅是对作品的赞美,更是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鲜明的对比,既有对古代艺术作品的崇敬,也有对现代欣赏者的缺乏的遗憾。诗中提到“鲜逢真赏人”,流露出对真正懂得欣赏艺术之人的渴望。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使得梅尧臣在时光的流转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些“金碧发光彩”的作品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艺术的欣赏,更通过二僧的弹琴与展示,体现了世代相传的艺术交流与传承。诗人通过自己的游历,连接了古今,表达了“览古仍获今”的深刻感悟,强调了艺术的永恒与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画”代表什么?
A. 山水画
B. 吴国的绘画艺术
C. 现代画
D. 日本画
诗人对“鲜逢真赏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遗憾
C. 无所谓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与杜甫的《春望》在表达对古代艺术与文化的敬仰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艺术技艺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历史的沧桑与社会的变迁。两者皆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