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32:02
尘途长逐众人忙,不抵斋扉一枕凉。世路巇岖吾倦至,底须辛苦为膏梁。
在尘世的道路上,我追随众人忙碌不已,却比不上斋房门扉带来的那一枕清凉。世间的道路曲折艰难,我已经感到疲倦,难道还需要辛苦劳作来换取生计吗?
“膏梁”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对美食的描述,膏是脂肪,梁是肉类,常用来形容富裕的生活。而“斋”则是读书人或隐者追求的清静环境,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方岳,字景山,号梦得,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他的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岳隐居生活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倦怠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反思。
方岳的《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尘途”和“斋扉”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与疲惫。首句“尘途长逐众人忙”描绘了一个喧嚣而忙碌的世俗社会,作者犹如一只随波逐流的船只,陷入了无尽的追逐中。而与之对照的“斋扉一枕凉”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生活。这一对比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厌倦,也隐含着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世路巇岖吾倦至”,表明他已对艰难的生活感到疲惫,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与困扰。而“底须辛苦为膏梁”则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思考,质疑辛苦工作是否真的值得。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宁静、清淡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诗词测试:
“尘途”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斋扉”象征什么?
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