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2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20:52
夜梦至何许
岩壑深窈
石上苔痕隐
起如小篆有僧
大杨风日春,小范林壑秋。
去予几何年,各已如云浮。
谁歌黄金缕,共醉白玉舟。
梦中到蓬莱,名字留岩幽。
宁知地下郎,草记天上楼。
老石翠岚湿,古篆苍藓稠。
摩挲踞虎兕,郁屈蟠蛟虬。
想当得意时,落笔不自休。
江山有二老,文字照九州。
神物俨护持,剥蚀吾奚忧。
是间定何许,玲珑窈相绸。
云根与僧憩,雪罅如神锼。
欲呼古时月,为洗今人愁。
梦耶其非欤,起坐搔白头。
夜晚的梦境到哪里呢?
深邃的山谷,岩石上隐约的苔痕
像小篆字一样,有僧人在此。
在春风明媚的大杨树下,小范林的秋色中,
与我相隔多少年,各自如浮云飘荡。
谁在歌唱黄金的缕衣,共醉于白玉的舟中?
在梦中来到了蓬莱,名字留在幽静的山岩。
怎知地下的游子,草木间记得天上的楼阁。
老石被翠绿的岚气浸湿,古篆的青苔繁茂。
摩挲虎和龙的形象,郁郁环绕着蟠曲的龙虬。
想当年得意时,落笔写作不曾停歇。
江山有二位老者,文字照耀九州大地。
神物庄严地护持着,剥蚀之事我何须忧虑。
这间房子究竟在哪里?玲珑的结构深邃而相连。
云根与僧人休憩,雪缝如神工巧匠雕刻。
想要呼唤古时的明月,来洗去今人的愁苦。
这梦境是吗?不是真的吗?我起身,搔着白头。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方岳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思考,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探索内心的迷茫与追寻。
本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深邃的山谷、幽静的岩石以及岁月的痕迹,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通过“梦中到蓬莱”,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在与“地下郎”和“天上楼”的对比中,突显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追忆的无奈。诗的最后句子,“欲呼古时月,为洗今人愁”,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苦闷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传达了一种超脱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欲呼古时月,为洗今人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夜梦至何许》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