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无相禅师

《寄无相禅师》

时间: 2025-08-03 07:14:33

诗句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

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7:14:33

原文展示:

寄无相禅师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无相禅师的怀念与思考。诗人回首与师父在西峰的日子,想起南能禅师的教诲。有缘的人和有相应的事物并不都是佛法,无我无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僧人。穿着烂椹袍子的僧人,表面上有名利,而用金子讲道却又充满了爱和恨。比起这些,倒不如超脱于尘世的一个僧人,日日点燃香烟,夜夜点亮灯火。

注释:

  • 老住:年长的住持,指无相禅师。
  • 西峰:指的是寺庙的位置,常常是僧人修行的地方。
  • 南能:南能禅师,南宗禅的代表人物之一。
  • 有缘有相应:有缘分的事物和人,但并不一定是佛法的真实体现。
  • 无我无人:指的是超越自我和他人的境界,达到了真正的修行状态。
  • 烂椹作袍:用腐烂的椹果做袍子,象征对名利的无欲无求。
  • 铄金为讲:用金子来讲道,象征对物质的追求。
  • 香烟、灯:象征修行与信仰,蕴含着宁静和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字少逸,号蘅塘退士,唐代诗人,以五言、七言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他的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禅宗盛行时期。作者通过对无相禅师的追忆,表达了对真正修行状态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名利与修行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无相禅师的追忆为主线,展现了一种对真正修行境界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指出那些表面上有名有利的僧人,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的修行状态,反而是那些超脱于尘世的普通僧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诗人用“烂椹作袍”来象征对物质的无欲,而“日日香烟夜夜灯”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修行生活。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修行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老住西峰第几层:追问无相禅师生活的地方,带有怀念的语气。
    • 为师回首忆南能:回忆南能禅师的教诲,表明对禅宗教义的重视。
    •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强调佛法的真谛在于超越缘分与自我。
    •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批判那些追求名利的僧人。
    •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表达对简单、清净修行的向往。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对比“烂椹作袍”和“铄金为讲”,突出真正修行人和表面僧人的差异。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真正的修行与名利的关系,表达了对简单、清净生活的向往,强调无我无人的境界才是修行的真谛。

意象分析:

  • 西峰:象征修行的场所。
  • 南能:代表禅宗的教义和智慧。
  • 烂椹袍:象征对物质的超脱与无欲。
  • 香烟、灯:宁静的修行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信仰和内心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能禅师代表什么? A. 物质欲望
    B. 禅宗智慧
    C. 社会名利

  2. “烂椹作袍”代表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名利
    B. 超脱物质
    C. 享受生活

  3. 诗中提到的“香烟”和“灯”象征什么? A. 物质享受
    B. 修行与信仰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罗隐的《寄无相禅师》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修行的向往,但罗隐更关注于内心修行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宁静心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
  4. 《禅宗文化与唐诗》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盆中月季折损一枝,憔悴作可怜色,护花者须自忏也 蝶恋花 独登北海白塔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奇书 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蝶恋花 水香庵饯春 蝶恋花 其三 初夏 蝶恋花 蝶恋花 九月初二夜雨过垂虹桥,书感同梦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尺无枝 惨绝人寰 异结尾的成语 完事大吉 采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遗志 通文调武 春山八字 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肀字旁的字 重山复岭 言字旁的字 双树 仲豫 老奸巨猾 包含暗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