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43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我心中烦闷想要向天呼喊。问这苍天,人生在世,怎能忍受这样的磨难和消磨?自古以来,豪情壮志难以消解,也只能像殷浩那样书空咄咄。正在翻阅那些令人断肠的诗篇。看到伤心之处,反而大笑,笑这愁苦竟然是我家的特产!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笔端。英雄和儿女之情原本没有区别。感叹千年来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泪水都化成了血。我打算轻轻放下这些柔情,不再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句,而是整顿铜琶铁拨,高歌一曲。读完《离骚》后,我还酌酒,面向东去的大江,唱起那残缺的曲调。歌声早已响彻云霄,碧云为之裂开。
作者介绍: 吴藻(约1799-1862),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女词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她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但也有豪放之作。她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被誉为“词中之龙”。
创作背景: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对豪情的追求。在清代,女性词人多以婉约风格为主,但吴藻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豪放和坚韧,体现了她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慨和对豪情的追求。词中“闷欲呼天说”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闷和不满,她质疑苍天为何让人在世忍受如此磨难。“书空咄咄”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无用抱怨的无奈。“看到伤心翻天笑”和“笑公然愁是吾家物”两句,展现了作者对愁苦的独特态度,她以笑对愁,将愁苦视为自家特产,这种反讽的手法凸显了她的坚韧和豁达。
词中“英雄儿女原无别”一句,强调了英雄和儿女之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生情感的一部分。“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结局的悲观看法,认为千年来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泪水都化成了血。
最后,作者表达了放下柔情,追求豪情的决心,她不再吟唱风花雪月的诗句,而是整顿铜琶铁拨,高歌一曲。“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两句,展现了作者的豪放和对自由的向往,她的歌声响彻云霄,碧云为之裂开,象征着她的声音和精神将传遍四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慨和对豪情的追求。她质疑苍天为何让人在世忍受如此磨难,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无用抱怨的无奈,以笑对愁展现了她的坚韧和豁达。她强调英雄和儿女之情没有本质区别,对人生结局持悲观看法,但最终表达了放下柔情,追求豪情的决心,展现了她的豪放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书空咄咄”借用了哪个典故? A. 殷浩被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B. 李白醉酒书空。 C. 苏轼书空作诗。 D. 杜甫书空作画。
词中“笑公然愁是吾家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对愁苦的无奈。 B. 对愁苦的接受。 C. 对愁苦的反讽。 D. 对愁苦的逃避。
词中“待把柔情轻放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 A. 放下柔情,追求豪情。 B. 放下豪情,追求柔情。 C. 放下一切情感。 D. 放下一切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