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6:09
清溪环舍后。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钗形屋漏。嗅香敲句,常误了月痕钟候。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为侬来否。柳眉遥斗。似怅望地下忆花人瘦。花应再秀。只难见荀郎白首。尽肠断烟雨年年,玉梢脂绣。
在清澈的小溪环绕的房舍后,记得小园子里黄莺在旁鸣叫,杏花的红颜突然绽放。两三位骚客,狂吟的地方写满了钗形屋的漏水之处。嗅闻着花香敲打诗句,常常误了月影和钟声的时刻。谁曾想到人会在花落之前,流下的泪水常常浸湿衣袖。呼唤你一片吟咏的灵魂,向着斜阳之下,是否为了我而来?柳眉远远对峙,似乎在怅望地下思念的花人愈发消瘦。花应该再度绽放,只是难见荀郎白首。每当烟雨年年,心中愁断,仿佛是玉梢上的脂绣。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平并无太多记载,但其诗作在当时文人圈中颇受欢迎。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策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玉烛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清溪、黄莺、杏花等意象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以“清溪环舍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环境,随后以“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引出对春色的描述。这里,杏花的绚烂与黄莺的鸣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美好时光消逝后,所感受到的无尽惆怅和伤感。诗人呼唤“君”的吟魂,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柳眉遥斗”作为结尾,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遐想,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王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莺”指代什么?
a) 黄莺
b) 青鸟
c) 白鹭
答案:a) 黄莺
“清溪环舍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宁静的自然
c) 繁华的都市
答案:b) 宁静的自然
诗中的“荀郎”指代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所恋之人
c) 诗中的黄莺
答案:b) 诗人所恋之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