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31
夏夜新晴星校少,
雨收残水入天河。
檐前熟著衣裳坐,
风冷浑无扑火蛾。
夏天的夜晚,刚刚放晴,星星显得稀少;
雨过之后,残留的水流入银河。
我坐在屋檐前,穿着熟悉的衣裳;
微风吹来,感觉冷得像是没有火焰的蛾子。
王建,字子奭,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0年前后。王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而含蓄。
此诗创作于夏季的一个夜晚,表现了在新晴之后的自然景象及个人感受。诗人通过描写天气变化和个人的静谧状态,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新晴”这一题材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诗人通过描绘夏夜的清新与宁静,展现出一种安详的心境。诗的开头“夏夜新晴星校少”,简单而直接地呈现了雨后天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星星的稀少,暗示了夜空的宁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孤独感的隐喻。
接下来的“雨收残水入天河”,则用“残水”与“天河”的对比,描绘了雨水消退后的自然景观,水流的汩汩声仿佛在耳边回响,带来了生命的气息和自然的活力。而“檐前熟著衣裳坐”则转向自我,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仿佛让读者看到他悠闲坐在屋檐下的情景,衣裳虽熟悉,却因微风而感到一丝寒意。
最后一句“风冷浑无扑火蛾”,则带有一种感伤的意味,蛾子扑火象征着对温暖的渴望,而“无”字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夏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内心对温暖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雨收残水入天河”表达了什么?
填空题:诗人坐在前,穿着的衣裳。
判断题:诗中“扑火蛾”用来表现诗人对温暖的渴望。(对/错)
王建的《新晴》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夜景的宁静与个人的感受,但王建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在异乡的思乡情怀。两者虽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