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4 03:37:07

诗句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森森竹里闲庭院。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尽将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07

原文展示:

踏莎行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森森竹里闲庭院。
一炉香烬一瓯茶,
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尽将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为谁忙,
小桥伫立斜阳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闲适场景。红色的花朵已将凋谢,绿色的荷叶刚刚展开。竹林深处,庭院显得格外宁静。一炉香火刚刚熄灭,泡了一杯茶,隔着墙壁能听到黄鹂鸟的鸣唱。田野上春天已归,水边的人影渐渐疏远。往日的事情在脑海中盘旋,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为了谁而忙碌呢?小桥静静地伫立在斜阳下,黄昏将至。

注释:

  • 红药: 指红色的花,如桃花、杜鹃花等,象征春天的美丽,但此时已将残。
  • 绿荷: 形容荷花的嫩绿,象征着春天的新生。
  • 森森竹里: 形容竹林茂密,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一炉香烬: 意指香已经烧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黄鹂啭: 黄鹂是春天的鸟,啭指鸟鸣,象征春日的生机。
  • 流光冉冉: 形容时间缓缓流逝,带有一种无奈与思索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生于宋代,字子文,号澹庵,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踏莎行》是吴潜在春日时分所作,反映了他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怀,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体现了吴潜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红药将残,绿荷初展”,对比了春天的尾声与新生的开始,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悲凉的氛围。接下来的“森森竹里闲庭院”,描绘出宁静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受到一丝闲适与安宁。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这几句展现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情景,似乎在冥想着什么。黄鹂的啭鸣与茶香的氤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随着“陌上春归,水边人远”,时间的推移让人感到孤独与思考,诗人似乎在追忆往事,感慨人生的无常。

最后“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这句更是将诗人的思考推向高潮,流光似水,岁月匆匆,究竟为谁而忙碌呢?小桥静静伫立,似乎在见证着这一切,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理的沉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印象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春天的花朵即将凋谢,而新的荷叶刚刚展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2. 森森竹里闲庭院: 描写竹林深处的庭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3. 一炉香烬一瓯茶: 表示安静的生活情景,茶香弥漫,暗示着宁静的心境。
  4. 隔墙听得黄鹂啭: 黄鹂鸟的鸣叫传来,增添了春天的气息,也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5.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春天的到来意味着人们的活动,水边的人影渐远,暗示时间的无情。
  6. 尽将前事思量遍: 诗人回忆往事,感叹过去的种种。
  7. 流光冉冉为谁忙: 反思时间的流逝,质疑生活的意义。
  8. 小桥伫立斜阳晚: 描绘黄昏时的小桥,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流光冉冉”为时间的流逝比喻,表现出岁月的无情。
  • 拟人: 小桥似乎在静静伫立,赋予了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药: 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绿荷: 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 竹林: 象征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香烬与茶: 代表着生活的雅致与内心的宁静。
  • 黄鹂: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小桥与斜阳: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药将残”意指什么?
    A. 春天的花朵盛开
    B. 春天的花朵凋谢
    C. 夏天的花朵
    D. 秋天的果实

  2. “流光冉冉为谁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思考
    C. 生气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了什么?
    A. 秋天的鸟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春天的思绪与人生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时间与人生的哲思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踏莎行》与《如梦令》: 两首词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踏莎行》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思考,而《如梦令》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感伤。
  • 《踏莎行》与李白的《将进酒》: 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探讨时间与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吴潜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韦校书佐灵州幕 送淮阴丁明府 送于中丞入蕃册立 上汴州令狐相公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上张水部 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 南岭路 寻古观 送陈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色如生 齲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清夜扪心 香字旁的字 介绍人 尸字头的字 打开天窗说亮话 充耳不闻 无休无止 也者也 活不活,死不死 龍字旁的字 包含侍的词语有哪些 遗风逸尘 黑瓮瓮 降结尾的成语 包含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