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53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腊中三白瑞非虚,不虑无冰鲁史书。
苔长新蔬蒙赐后,根舒宿麦受恩初。
凭陵败絮寒能重,扑蔌斜窗晓渐疎。
林杪穷猿应禁口,猢孙乞食向公狙。
在腊月中,白雪三次降临,真是吉祥的预兆,不用担心鲁国的史书中没有冰雪的记载。苔藓生长后,新鲜的蔬菜蒙受了恩赐,宿麦的根也在初春时分舒展开来。凭栏而立,寒风中败絮仍能再现,轻轻拍打着斜窗,晨光下渐渐稀疏。树林尽头的猿猴应该保持沉默,乞食的小猢狲却向公狙求索。
吴潜,字子宁,号秋水,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常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冬末春初,诗人通过描写雪景和自然现象,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的感悟。
吴潜的《九十用喜雪韵四首》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中,诗人以“腊中三白瑞非虚”开篇,直接引入了雪的意象,象征着吉祥和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新鲜蔬菜的生长,说明冬季的严寒并没有阻挡生命的继续,反而为春天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凭陵败絮寒能重”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凋零,而“扑蔌斜窗晓渐疎”又在晨光中透露出一种温暖和生机。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让读者感受到严寒与温暖之间的微妙变化。
另外,诗中提到的猿猴与猢狲,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整首诗在韵律上和谐,情感上真挚,既有对寒冬的描绘,又透出对春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体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
诗中“腊中三白瑞”指的是什么?
“苔长新蔬”表明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猕猴”是用来表示什么?
答案:1-B, 2-B, 3-A
对比吴潜的诗作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吴潜的诗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