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9:54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
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
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这座庙宇的祭祀是何年开始的,如今仅剩下古老的土垒。
在战场上的功绩自有明证,风雨中白昼似长夜般昏暗。
曾经披甲上阵的志向,如今却成了空谈;
为何汉朝与英国的统治者,依然有绛侯的冤屈未能平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洪谟,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历史题材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多关注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伏波遗庙》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忧虑。
这首诗以庙宇作为引子,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孤独。开篇便以“庙祀何年始”引入,发人深思,既有追忆的情感,又有对历史的沉重感叹。古垒的存在提醒人们曾经的辉煌,而如今仅存的土垒却是对过往的无情嘲讽。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通过“疆场功自著”描绘出战场上将士们的英勇与付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英雄的功绩。然而,紧接着的“风雨昼长昏”则转变了情绪,暗示了英雄的屈辱与无奈,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辉煌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纠结。
“马革还初志”一句,点出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然而现实的“明珠信浪言”却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士人的理想在权力与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最后一句“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汉朝与英国的统治者们,依然无法解开历史的冤屈,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思考,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警醒与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
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祭祀的庙宇,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古垒的存在令人感慨。
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赞美战争中的英雄,功绩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时光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
描述士人的理想与追求,但现实却是虚假的承诺与空洞的言辞。
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反思历史中的冤屈,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公正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伏波遗庙》是哪位作者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绛侯”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冤屈?
“马革还初志”一句中的“马革”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伏波遗庙》则集中于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