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22
善卷古坛
作者: 陈洪谟 〔明代〕
枉山称福地,
郡乘托高名。
无意居宸极,
何心来楚荆。
林深青嶂合,
坛迥白云横。
民化应成俗,
今犹少宦情。
这座山被称为福地,
这里的郡名声显赫。
我无意身处权力中心,
何必心系楚国和荆州。
树林深邃,青色的山峦相互交融,
坛子高耸,白云横贯其间。
人民的风俗应该逐渐形成,
如今却仍然缺少官场的情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洪谟(约1542-1628),明代诗人,字景涛,号云渔,原籍浙江,晚年隐居于南昌。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借古抒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淡泊。
创作背景: 《善卷古坛》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权力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善卷古坛》以优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画面。开篇以“枉山称福地”引入,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郡乘托高名”则显示了这块土地的名声与荣耀。接着,诗人表明自己无意追逐权力,流露出对政治的冷漠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二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林深青嶂与坛迥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神秘。最后两句强调了民风的重要性,表达出对当时官场政治的失望,呼唤人们重视民俗和人情的温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与批判,呼唤人们重视民风民俗,回归自然。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枉山称福地”中的“福地”指的是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风水宝地
C. 战争区域
D. 经济中心
诗中提到的“宸极”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皇宫或权力中心
C. 民间风俗
D. 文化遗址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A. 热衷追逐
B. 冷漠无情
C. 积极参与
D. 归隐山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