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4:34
寄石湓清越上人
方干 〔唐代〕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这座寺庙处于高而偏僻的地方,云雾缭绕在石头的枕头前。静静吟诵时因此得到灵感,独自一人在夜晚也不妨碍修禅。窗外连接着停留的猿猴和树木,山岩间飞翔着在泉水中沐浴的仙鹤。思念之情有书信寄托,恰好托猎人传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干,字子猷,唐代诗人,活动于中期,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干隐居的时期,表现了他对高僻寺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寄石湓清越上人》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高僻寺庙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第一联以“寺处唯高僻”开篇,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展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独特;接着“云生石枕前”更是将这份孤寂与清新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之中。
第二联“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则表现了诗人在此环境中静心创作的状态,夜晚的独处并非孤单,而是与内心的对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禅意。
第三联通过“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周围自然环境的生机,猿猴与仙鹤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灵动感,也象征高洁的生活追求,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结束,展现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书信的寄托使得这种情感更为真挚。整首诗在清幽的环境中,交织了孤独与思念,呈现出一种恬淡而深远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高山
B. 书信
C. 猿猴与仙鹤
D. 寺庙
诗中提到的“静吟因得句”说明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急躁
B. 向往宁静
C. 忧虑
D. 失落
诗的最后一句“俱倩猎人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盼望
C. 喜悦
D. 愤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